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砂专栏/交流站

发布: 7:00am 22/11/2025

减轻负担

减轻负担

何晓嘉:欲断不敢断的医保

何晓嘉

医药保险的意义,本在于让人安心,当疾病来袭时,至少还有一份保障。然而,近年来医药保险保费频繁、快速上涨,涨幅一次比一次高,已让许多家庭难以承受。原本为了“”而购买的医药保险,如今却反过来成为新的经济压力。

ADVERTISEMENT

一名友人无奈分享,他当年投保时每月仅需两百多令吉,如今保费却几乎翻倍。但薪水并未同步增长,每个月供屋、供车、供保险,日子愈发紧绷。若选择断保,又担心万一患病,失去保险支持而影响治疗。继续缴费吃力,放弃又担忧风险。这正是许多家庭当下的真实写照。

医药保险不停上涨并非个人造成,而是医疗成本全面攀升所致。私人医院收费提高、医疗设备与药物成本增加,再加上人口老化导致赔付上升,保险公司自然会上调保费。对年长者而言,随着年龄增长,保费上涨得更快更重,一些人因此不得不在“继续缴费”或“被迫弃保”之间作出痛苦选择。

尤其对于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士,收入减少或完全没有稳定来源,单靠养老金往往难以同时承担生活费与高额保费。若在此阶段断保,恰好又是身体最容易出现状况的年龄,一旦疾病来临,将几乎失去最关键的医疗保障。

当更多人买不起保险,他们最终将转向政府医院寻求治疗,这势必加重公共医疗系统的负担。资源紧张、排队时间延长,将影响整体医疗效率。而若患上重症,只能在私人医院承担高昂医疗费,欠下的账单往往成为家庭甚至下一代的重担。有能力者得到更快、更优质的治疗,弱势群体只能长时间等待,医疗不平等愈发明显。

如何让医药保险回到“人人都能负担”的轨道,或许是政府、保险业者与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何晓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