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砂拉越综合倾听您辅导信箱

倾听您辅导信箱
主持人您好。我今年17岁,虽然在学校总是担任领袖的角色,也有很多朋友,但我深受焦虑之苦。 我总担心自己的外表不够完美被人嫌弃,担心自己会在同学面前说出一些很笨的话被人取笑,担心自己成绩不在前3名会让父母丢脸。我在这样的焦虑挣扎中已经一年多了,现在似乎越来越糟糕。有时候会因为焦虑而胃痛,然后便更加焦虑。 我尝试想放松下来却没办法做到。我不知道为何如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匿名 不必逢迎讨好他人.人是为自己而活 您好!这一路走来,日复一日地在人前欢笑而心却惶恐不安,我想您一定不容易,与情绪争战得太累了!从您的来信中,我感受到您在生活中尝试不断地讨好他人,似乎还未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的定位。由于过于重视自己的外貌,言行和成绩表现而持续地处在紧张,忧虑以及不安的状况之中,我相信或许也有好多的青少年与您一样正面对相同的挑战。 焦虑,其实是普遍的一种情绪。而您长期被焦虑淹没找不到宣泄的出口,似乎现在已经影响到您的身体健康了。谢谢您愿意鼓起勇气来信求助,盼望这封回信除了让您可以花些时间思考焦虑的来源,也能帮助您学习如何与情绪共舞。 青少年面对焦虑有许多的因素,您可以花时间想一想您自己可能存有哪些因素? 1.负面的自我对话:您可以尝试将所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从中观察您对这些事件是如何做出评估。在焦虑的挣扎当中,您是否有许多负面的自我对话呢?例如:“一定没有人会喜欢我的!”,第二就是“必须要第一,不然别人会看不起我!”等。 2.不安全感:您是否对被拒绝很敏感,经常害怕被他人拒绝而缺乏内在安全感? 3.完美主义:在信中您提及担忧成绩无法维持在前3名,不晓得是父母对您的要求抑或是您自己的期望?若是您个人的期望,那么您可以问问自己为何一定要排名前三?您想要获得什么?倘若这是来自父母对您的期望,您也会因为这高高在上的标准而经常处在紧张和忧虑之中。 4.生理的失调:焦虑的情况也可能是生理的失调所引起的,例如糖尿病、癫痫症、甲状腺分泌过多,其它身体的因素等。若有生理上的一些情况,在此鼓励您做个彻底的健康检查。 5.无意义感: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不是为他人活着,就算成绩不理想,长相不如社会公认的美或帅,那也不会影响个人存在的价值。您呢,是否还未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除了觉察焦虑的来源,我们也要学习如何积极地调节情绪。以下是对处理焦虑和压力的一些建议,您可以作为参考。 1.寻求专业评估:您可以做个身体检查排除是否有生理状况的影响,再寻求专业辅导的协助,帮助您疏解情绪并且加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2.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并不可怕,焦虑只是其中一种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要学习接受并面对自己的焦虑。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面对令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刻。但不要害怕,有时焦虑对人是有益的,因它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去处理问题。 3.追求卓越而并非追求完美:您不一定要永远得到第一名。若总是事事要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出错,更不允许自己失败,那您将活得非常辛苦。 每个人都是独特,珍贵且有价值的存在,不要以自己的外在和成败来决定个人的价值,因为每个人的标准和定义都不一样。 追求卓越与追求完美是有区别的。两者看似非常接近,但在心态和意义上却很不一样。生活中您所作的计划总有可能出现变数,追求卓越的人仍然可以调整心态,退而求其次地接受转变。然而追求完美的人却是无法忍受任何失误,责怪自己做得不好,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此,我们要学习接受现实中事与愿违的事件,调整好心态继续向前努力,而不是停在原地自责或是怨天尤人。 若是父母对您的期望过高而您感到焦虑,试着向他们表达您的想法,也容许自己降低标准,不用事事都要求完美,不完美也没关系。 4.练习正向的自我对话:学习停止对自己说出负面的话,或足以造成焦虑的话。例如:“现在我虽然觉得很难过,但事情一定会好转的。当我开始焦虑时,我要放轻松,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忧虑对我没有帮助,只有行动可以。”这样的练习是帮助我们学习从正向的角度解读事情。 5.练习腹式呼吸法:当感到焦虑时,您可以闭上双眼,专注于您的呼吸。从用嘴巴来呼气开始,再用鼻子慢慢地吸气,这样“鼻吸嘴吐”的方式是比较容易上手的,若是熟练之后,可以换成“鼻吸鼻吐”的方式。同时,您可以将双手放在腹部上去感受,当嘴巴吐气时,要把肚子里的空气全吐光,所以会感觉腹部下降,而鼻子吸气时,气体会慢慢进入肚子里,会感觉腹部渐渐隆起。使用腹式呼吸时,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深吸气和深吐气之间,以至于可以把注意力从紧张或压力中转移,有助于减轻紧张和焦虑不安的情绪。缓慢地吸吐空气,也有助于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提升睡眠品质。 人生旅途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紧记不论处境如何都无法改变您是独特有价值的事实,不需要为了讨好他人活着,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人生。无需与他人比较,活出属于您自己精彩的人生。我相信在您身边有很多专业的资源可以协助您,勇于求助,解开缠绕着您的枷锁,您可以做到的!祝福您! 倾听您辅导信箱
2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ADVERTISEMENT

主持人你好, 我已经工作了2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懵懂热血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一个懂得人情世故且喜欢躺平文化的社会打工人。我逐渐明白了很多事情都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高处;再怎么为他人着想,有时仍然会招来不善的眼光。既然如此,我干脆放下,决定不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安静地享受我的生活。 现在,下班后我会回家,尽情享受自己的时间。我不再频繁社交或在外面浪费时间,也不再去健身房或报名进修课程。在公司,我会尽量规避那些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的工作,因为即使付出努力,也不一定会得到认可,反而可能会因小错而受责备。 一方面,我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另一方面,我也感到内心空虚。我的同事和朋友对我产生了误解,认为我没有上进心,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散和不负责任找借口。我开始感到迷茫,难道我真的误解了躺平文化?或者躺平文化本就不适用于生活中?我需要帮助,希望主持人能够帮我解开这些疑惑。 迷茫的打工人 向往极简主义生活 躺平文化向阳而生 迷茫的打工人你好, 在你的信中,我感受到了你的迷茫和疑惑,但同时也看到了你想要澄清思绪的决心。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采用躺平心态来应对生活和工作压力。然而,躺平文化也存在一些被误解的方面。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躺平文化。 躺平文化是近年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的流行生活态度。其核心思想是拥抱极简主义的生活,即不再盲目追求物质成功和社会地位,拒绝过度的竞争与拚搏。相反,躺平文化鼓励选择轻松简单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以减轻工作压力和物质财富带来的精神压力。人们希望以此来换取更多的闲暇时间,并更专注地追求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健康。 躺平文化似乎符合当前新一代的理想生活态度与方式,代表了年轻人对生活价值观的重新审视。然而,它也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误解和错误应用。 拒绝过度社会竞争 首先,躺平文化提倡的是拒绝过度的社会职场竞争。躺平者会试图减轻过重的工作压力,不再为了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而不择手段地追求晋升或抢夺机会,拒绝不必要的职场内卷,以免损害同事关系和身心健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努力或变得懒惰。他们仍然会努力且负起责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适当的情况下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升职的机会等。 其次,躺平者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关注个人的兴趣爱好,以满足内心的需求,使整个人保持平静和稳定的状态。然而,这个观点并不等同于停止追求个人的多方面成长。仍然鼓励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持续成长。比如,你可以选择在下班后刷手机或看影集来放松,但同时也鼓励你继续去健身或不要放弃追求你喜欢的进修课程,以实现个人成长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发展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摆脱内心的虚空感。 避免繁琐无效社交 另外,躺平文化强调自由选择和独立,不赞同传统意义上对成功、婚姻和工作的各方面解读。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反对社交或完全避免社交。我们可以避免繁琐和无效的社交,但仍需要保留一般的、对自己有意义的社交关系,比如家人和亲密的朋友等。与他人建立关系可以扩展我们的社交网络,引发思想上的碰撞,从而提高深刻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在生活中获得情感支持的机会,避免内心的孤独和空虚感。因此,鼓励你保持原有的社交圈子,并在个人时间与社交活动中学习如何保持平衡。 此外,躺平文化是一种接受多样性的包容文化。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个人价值观以及生活理想目标都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态。然而,即使我们身处如此多元的环境,我们仍然需要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方式。也许有些事情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获得最终的奖赏,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陆续获得许多未曾设想的宝贵经验。拚搏的决心、坚定的态度以及持续向前的热情都是珍贵的礼物。你拥有决定生活方向和态度的自由权利,但切记并不是每种社会上流行的生活态度与模式都一定适合每个人。因此,你需要更多的思考,衡量躺平文化是否适合当前的你,或者是否可以适度地应用其中的一些生活态度。 最后,躺平文化实际上追求的是平衡。根据当前的个人情况和整体状况做出平衡的选择,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虽然并非字面上的躺平,但它确实是一种有深意的生活方式。希望你能早日找到平衡、有意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过度紧张,同时也充实而有意义。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躺平文化所真正倡导的内容。 倾听您辅导信箱的主持人
2月前
您好,最近我总觉得自己似乎很疲惫的感觉,不想要去社交,也对工作提不起精神。感觉好累好累,似乎是一种叫做精神内耗的症状。 想要就这样什么都不做,但是如果不工作,生活又过不了,我现在是单身一个人,自己在国外工作,家人知道我的情况,但也做不了什么。 我试着自己独处,或忙起来转移注意力,但是那种孤独感每次都突然来到,让自己近乎感到崩溃。 在这里真的就是忙工作,忙生活,面对这样的自己,我感到很无助,我能做些什么改善我自己呢?这样的孤独感真的快把我勒死了。 晓云  ————- 晓云你好,从信件当中能够看到你个人对工作或生活似乎充满疲惫感,而且独自一人在外工作与家人分离,似乎也没朋友,会陷入孤单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此希望你不要为此感到自己似乎不应该如此,其他人如果是在这样的处境中,相信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关于你说的精神内耗,心理学的定义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而长期的内耗会让人感到疲惫。但要解决精神内耗的问题,并非增加我们的心理资源,而是要找出会消耗我们心理资源的对象是什么,而这些对象也并非是外在的事物像是工作或是社交,往往是这些事物背后所带给我们的想法才是造成我们内耗的原因。 关于社交或独处,人都有这两方面的需要,有时候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当我们对于社交的态度是厌恶的,甚至开始完全抛开社交的需要,转而天天独处,这样不仅没有减少内耗的问题,反而因为让自己陷入孤独感而增加更多内耗的情况。反过来,或许你要询问自己,为何我不想要社交呢?是因为需要伪装自己吗?是害怕自己的形象被影响吗?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长时间的社交的确会带来疲惫感,但并不会带来厌恶或是拒绝的情况。厌恶与拒绝的背后存在的某种信念,才是真正造成内耗的原因,这是你必须要找出的部分。 再来工作上也是如此。你工作的环境如何?是需要面对怎样的工作内容?有什么样的压力一直困扰你?到底是什么想法促使你感到疲惫,而不想要面对工作呢?可能是面对人事问题,像是同事间有压力,抑或是上司的刁难等。还是工作本身的内容,是高压高风险,或是需要你花费许多精力来执行的?或者问题是出于在自己不懂得怎么去处理压力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部分。 晓云,明白身在不熟悉的地方,每天忙碌工作之余似乎又需要应付日常的交际关系,会感到压力疲惫是正常的,但想问你自己又是否有主动敞开去认识别人呢?对像不需要很多,但至少有一些是你相处起来比较轻松愉快的对象吧?那么是否有主动去深交呢?孤独感或许真是因为与人没有什么深刻的连接所导致的,然而因为某种的信念却阻碍了你去跟人建立关系,而这个信念也逐渐侵蚀你日常的生活,以至于孤独和疲惫相互作用之下,形成了你整个内耗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就要从我们的信念或思想开始下手。以下提供你几个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应对这样的精神内耗: 1.承认自己的不足:不需要去硬撑或隐瞒,承认自己真的过得不好,抑或是受不了生活中的压力。因为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不足,才会更愿意去寻求帮助。不妨试着和你信任的人倾诉,像是父母或是朋友之类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人总会有软弱和犯错的时候,接纳这样的我们,但同时看到现在的自己不是终点。小小平凡的人,也能够在他们的生命中发光发亮的。 2.建立支持系统: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然而当我们愿意敞开心与人建立稳固的关系,将会成为我们巨大的后盾和支持。因此鼓励你可以参与一些的社团或活动,如果你的工作时间是合宜的,相信是能够抽出时间培养你的人际支持。 3.改变环境:如果今天真的工作环境给你带来压力的话,不妨也可以考虑更换新的工作环境,甚至可能从国外回来家乡求职也是合宜的,当然这些都需要有计划去执行,不能贸然行动,否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虽然换工可能的生活习惯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相信这是可以克服和调整的。 4.寻求帮助:最后绝对不要吝啬于寻求帮助,无论是在职涯方面的计划,或是心理方面的辅导,都有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资源可以寻求。 晓云,内耗的情况固然存在,却不是终点和绝望,最重要的是去发掘背后真正在消耗你精神的信念和思想是什么。你已经踏出寻求帮助的第一步了,相信你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祝福你。 倾听您辅导信箱
2月前
注:若有问题想谘询可电邮[email protected]  主持人, 您好!我有一个女儿,今年16岁。这阵子她老是躲在房间里偷偷打电话,聊了好久才挂电话。我真担心她瞒着我们偷偷谈恋爱了。于是,我趁着她不留意的时候,拿了她的手机,按照上面的号码拨了回去,是一个男生接的电话。 我也查了他们之间的信息,发现他们真的是在谈恋爱。当下我就气得直接找她问话,女儿低着头还想着辩解,我没给她机会说,就劈头盖脸把她大骂一顿。 我觉得自己气得快要发疯了,心里又担心她会因为早恋而无心学习,前途暗淡,我是期望她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和未来的!而且,她还那么小,还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万一身体或心灵受伤,对她来说将是一辈子的痛楚。为了她的前途,我命令她和男朋友分手,但是她什么也没听进去,还是继续和男朋友交往。 为了尽快阻止他们,我被逼没收她的手机、不让他们联系。我也每天载送她以确保她没有和男朋友见面。我以为这样做就能完全防备她早恋。可是我却没有想到我的举动反而更加导致她越来越叛逆,还表现出不在乎的表情来气我们。现在我们和她之间的相处非常不融洽。主持人,我该怎么办才能够让女儿明白我们对她的苦心? 伤心的母亲   看管越紧反弹越大.冷静沟通巧妙引导 伤心的母亲, 我感受到了您为了保护女儿不受到伤害,做了许多的努力。我也能体会到您的心情,感受到您为了女儿早恋的问题而忧心,然而女儿却不明白您的苦心,让您感到难过。 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心理躁动,对男性的好感萌生是很正常的事。这个时候,您要做的绝不是防贼一样地把女儿看管得紧,否则逆反心理促使她不愿顺从。首先,您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在心情上保持冷静,心平气和地与女儿沟通,然后进一步巧妙地引导她,帮助她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您可以找一个时机和女儿谈谈,让她表达出她的感受,她对早恋的看法,她对早恋对象的认识,以及她对未来的想法。在她讲述的过程中,您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给予任何的批判。您也可以让她明白她这个年龄会对异性产生感情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有时候这种朦朦胧胧的心动并不一定是爱情,让她不要着急就认为这是爱情而开始恋爱。您也可以给她预备一些关于青少年恋爱的书籍,帮助她对已有的恋情进行冷静地分析。 生活中有缺憾 希望找人倾诉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早恋,是因为她在现有的生活中有了缺憾。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她希望有人听她倾诉,有人跟她交流、沟通。有些孩子刚开始试着跟家长交流沟通,很多想法因为跟父母的想法相去甚远,不是遭到呵斥就是遭到嘲讽,以至于孩子没法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中断了以后,孩子就会找别人交流,这样就很容易促成了青少年早恋的现象。因此,您需要多抽出些时间陪伴女儿,给她足够的倾诉空间,让她从父母身上找到归宿感。 面对孩子早恋问题,简单粗暴地命令女儿不许和男孩交往,远不如在信任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哪怕孩子真的喜欢上了某个男孩,父母也不要随便监听孩子的电话,查看孩子的手机,让孩子感觉个人空间与隐私被侵犯,从而心底生出浓重的烦躁和反感,千方百计和父母对着干。为尊重孩子起见,父母也不要随便查看孩子的手机,不要想着要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会阻断孩子与家长主动交流的热情,以后更加封闭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好比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欢,所以,父母最好表面来一个冷处理,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下,和孩子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聊天,鼓励孩子多跟不同的异性交往,认识到不同的异性有不同的优点和特长,然后告诉她,十几岁的男孩子不过是一颗还未长成大树的幼苗,还不是能够遮风挡雨的保护伞,所以不要急,长大以后,自然会遇到适合她的男生。即使目前孩子暂时坠入爱河,也要教孩子化这种朦胧的“爱情”为动力,和另一方彼此激励,互相超越,先用友谊携手,让爱情在彼岸等候。 给女孩来个提醒 别忌讳谈性说爱 有一点父母务必要知道,那就是不能因为害怕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就对“早恋”或者“性行为”之类的话题避而不谈。尤其是“性行为”,最好给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女孩及早做一个必要的提醒,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爱,一种真爱,一种假爱。真爱你的人,怕你受到伤害,不会要求你献出身体,所以你根本不需要献出身体;假爱你的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根本不会管你是不是会受到伤害,会恬不知耻要求你献出身体,你更是没必要为这种人献出身体。在孩子未受到伤害的时候未雨绸缪当然是绝佳措施,因为孩子们获知这类事情的渠道如此广泛,脑子里恐怕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印象;不过与其让她在别处半懂不懂地自己摸索,还不如自己事先进行明确、清晰的指导。如果一旦孩子已经受到伤害,做父母的千万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帮助孩子从泥潭里解脱出来。 早恋是个信号,它在告诉您:您的孩子需要帮助。既然如此,就放下大棒,睁开慧眼,看看可以给孩子提供哪些帮助吧。作为父母,既理解孩子、又激励孩子,让他们在我们的信任中去学习怎样走自己的路,才是我们真正的任务。愿您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能够成为她的指明灯,引导她人生正确的方向。 倾听您信箱主持人
3月前
主持人,您好! 我与男友爱情长跑了12年,这期间分分合合好几次,却始终离不开彼此。最近,我们又一次面对考验。我感到身心灵都疲惫了,重复性的问题即便有讨论,但改善养不成习惯,反而伤害与阴影越来越强烈,造成我们对步入婚姻感到极度没安全感。 因种种原因,我们的关系要放手或往前都让我感到左右为难。分手虽不同离婚,但对我来说,是一样艰难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有成长,但成长的步伐相差蛮大的。每一次有状况发生,我都给他机会改过,但雨过天晴后,问题似乎又被扫到地毯下,没积极去面对。日子久了,问题越聚越多,而对方也不愿意再提起,终究达不到共鸣。 也因为这样,我们一直不敢结婚,我看不见未来。我该怎么做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要继续在一起吗?再拖下去,会不会更严重?对婚姻感到恐惧,这正常吗? 爱情迷茫的女生 我们只能选择.然后负责到底 爱情迷茫的女生, 谢谢你的来信,我能感受爱情婚姻带给你的困扰已有好长一段时间,而你是一个一直很努力找出路的人。你的字里行间,让我读到你们心里仍非常在乎对方,然而年复一年所经历的伤害却把你们的爱变成毒素。或说,心里失落的频密度大于爱的力量的累积,以致于在关系上维持得越来越累。 一、爱对了吗? 几乎所有正在爱情里的人都很想确定对方是不是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对象是正确的、合适的,最重要的是可以一生一世相守到老。然而,目前你没办法断定他就是Mr. Right,因此,心中的害怕会让你裹足不前。 对婚姻恐惧,主要是缺乏安全感,而这关乎个人生命成长的经历。一个人里面有多少应对问题的能力与他所接触的环境(人、事、物)息息相关。更关键的是,个人爱的能力是否能修复也关乎个人是否愿意谦卑受教,并积极成长。你的来信问,你们是否要继续在一起?老实说,我不知道。然而,我要肯定地告诉你,你若祈盼能够拥有一位终身厮守、共渡一生的伴侣,那绝对不可能是不劳而获的。每一对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如天生一对的佳偶,皆是因为他们在私底下不断的经营,才会享受到爱情的甜美。你当问自己:你们是否愿意继续为这个目的付出? 二、爱要怎么走? 无论你们的恋爱观有没有包含婚姻的元素,一对情侣不管在一起多久,终究还是得面对两人的关系之后要怎么发展的问题。所以,你可以在他状态较好的情况下,以温柔的态度鼓励他敞开分享自己的感受及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切记,当他分享/表达时,你需要先倾听完才做回应。我相信,爱能遮掩一切的过错,但往往最挑战的是一般在冲突后,失落感的存在导致彼此间的亲密度(爱的能力)一定会下降,紧接着你们会因为关系的疏离而形成一种“追”与“逃”的模式,这模式正叫人心累。 你可知道他对你冷漠(逃的模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告诉你,那可能是“害怕”。也许你心里会问,是怎样的害怕呢?那是害怕再度受伤害的害怕,他害怕到一个程度甚至不敢继续向前走,唯有后退,退到自己的安全窝里,不让你靠近,免得你又再伤害他。可是当他后退时却让你慌张了,因为惊慌,你会抓得更紧,使他更痛、更怕。恶性循环不断上演,伤口来不及止血又再度加害,那是二度伤害。 有句话这么说,幸福感来自于一个人懂得处理自己的失落感。所以,一旦他在“逃”,你不必“追”,你可以想办法用健康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失落感。渐渐地,你会成为一个越来越成熟的人。 三、处理“里面的人” 我知道你们一再的尝试,甚至感觉累了,连结婚这回事也不敢去想。是的,你说的对,如果再拖下去的话,事情不会自动好转,你们始终还是该主动地做些改变。我想,除了以上所说,你也该处理好自己的害怕;稳定了自己后,试试与他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就是想和他一起到老,到那时只要你先展示你的稳定,他就不会浮现害怕的情绪,那你们就可以好好的继续谈论下去了。 其实,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命中注定或是上天预备给我的,我们只能选择,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婚姻如果是预定的,我们就不用负责任了;婚姻如果是你的选择,你就要为另一半负责到底、持守到底。 倘若你始终担忧自己处理得不理想,在此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毕竟前面的路还很远。 倾听您辅导信箱主持人 注:若有问题想谘询可电邮[email protected] 
3月前
注:若有问题想谘询可电邮[email protected]  主持人,您好, 我在家中排行第二,今年就读初二。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母是经营杂货店生意。最近我常有一股说不出来的焦虑感涌上心头,有时会觉得头痛、心跳加速、常做噩梦。 小学时期,我的学业成绩优异,我的父母常为我感到骄傲。不管杂货店里有多繁忙,父母也不让我帮忙。他们告诉我,我的任务就是读书,考好成绩将来出国深造考个学位回来。 由于父母安排我到独中就读,过往小学的同学大多数升读国中。所以,我在班上没有要好的同学,加上我性格内向,很少跟同学们打交道。我常常独来独往,感觉同学们对我的眼神不友好、总觉得他们在排斥我。除了两位同学有时会跟我讨论功课,大家在课间的时候经常跑出去聊天玩乐,我只好留在教室里。每天巴不得早点放学回家,躲进我舒适的小房间。我只有2个比较要好的小学同学,现在也少有联络。 进入中学以后,因科目增加,课程加深,学校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我顿时感到学习负担加重,难以调整和适应这急转弯时期。每当遇到重要考试,我就非常紧张,考试前吃不好睡不好,经常生病,考试时更加紧张,拿到试卷便思维迟钝,平时得心应手的题目,一时回答不出来,甚至脑袋一片空白。 在精英班上,老师的期望及来自同学的竞争力,令我有窒息感。回到家里,我争分夺秒地学习,不敢玩歇一会儿。自从去年中开始,我渐渐地思想不能集中于学业,经常迟交作业。我沉浸在网络世界里,玩游戏、看戏至深夜。我的成绩开始滑跌,常常请病假不去上学,父母担心我的精神会出问题。 主持人,我真的害怕去学校、害怕面对考试,我怕自己成绩考差对不住父母。我好苦恼,不知该怎么办? Tony   取得众人谅解 按部就班抗压 Tony,您好, 谢谢你愿意来信跟我分享你所承受的压力和苦恼。我理解你目前所面对的焦虑和挣扎。 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免不了会有一些压力,抗拒压力是一般人的反应,是正常的。然而,不同的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压力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觉得压力时会紧张、焦虑,有人却认为压力会带来兴奋和挑战。 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活跃思维能力,增强反应速度,对人是有益的,产生正面效应。如果完全没有压力,身心处于一种松散或不紧张状态,个人的潜力就无法发挥。然而,压力过大便会带来一些生理和情绪的问题,会遭受挫败、伤害,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如果我们希望在压力下仍然愉快生活和学习、充满干劲,就要认识压力的来源、影响和应付的方法。 一般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两方面: 1.外在的压力:如人际关系的困扰、父母的期望、学业和生活的适应、环境因素、重大的生活转变等,都带给我们或大或小的压力。 2.内在的压力:如个人健康、思想、期望、人生观、自我形象、性格、罪疚感等,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承受压力的程度。 Tony,从你的来信了解到你的压力来源只要是来自父母师长、跟同学的相处、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你还可以继续去探讨是否还有承受其他方面来的挑战。这里提供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希望你可以从中舒缓生理和情绪方面的状况。 与父母老师沟通。对于来自老师和家长过高的期望,你除了自己要努力学习,尽力而为,也需要把自己的学习真实情况跟老师和父母交流,以取得他们的认可。你需要作认真分析,如果你觉得近期实在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需要以后再努力,必须与他们沟通情感和思想,寻求协助支持。这不仅可以减轻学业上的压力,而且还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动力。 主动结交朋友。你在学校里感觉到孤单,没什么要好的同学。其实并不是大家故意疏离、排斥你,而是你在陌生的学校不知道该怎样和同学相处。你需要主动去跟两三个比较友善的同学做朋友,参与课外活动得以认识一些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在人际关系上,你需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及勇敢克服同侪压力;学习接纳、尊重、原谅、包容及关心身边的人。另外,你可以继续跟信任的小学同学保持联络,向他们倾诉你的处境及参考他们的意见。 自我心理调节。你可以学习察觉及认同自己的大小成就,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弱点。这样可以帮助提高你的积极心态和动力。你可以把自己过去的成就和技能写下来,作为对自己优势的定期肯定和提醒,从而更认识自己的能力,形成健康的自我形象。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低,总会遇到有些人的能力比你强,但也有许多人的能力不如你,只要你已竭尽全力,便应问心无愧,完全不必去过分计较他人的评价。 订立正确目标。跟你分享一位资深中学老师的劝导:学生需要制定实际的学习计划,包括长计划和短期安排,之后按部就班去完成。学生必须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以及达到成绩(分数)目标等。至于长计划乃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及投入的时间;短期安排也需要具体的行动计划,就是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如果你愿意操练这样具体地安排温习,将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正确看待考试。面临考试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要勇于接受事实。你要充分相信自己平时的积累,放松精神,睡眠要充足。考试时要充分自信,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有最佳发挥。建议你在考试前可以和家人聊聊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以放松身心。你可以从事愉快的松弛身心的活动帮助降低压力。切记不要找借口放松而沉迷手机游戏和看戏。考试前适当鼓励自己,我会考好的,只要自己尽力了,成绩如何都去接受,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Tony,盼望你能以正面的心态把压力发展成为动力,勇敢地面对挑战,愉快地学习,坦然应对考试,享受丰盛的人生。 倾听您辅导信箱
4月前
4月前
主持人您好, 我和丈夫结婚10年了,婚后都跟家婆一起住,家翁已经过世15年。过去家里是务农的,自己年少好玩,不爱读书,因此过渡班读完就不读书了。老公有读完中六就出来工作了。 老公大我5岁,我们是青梅竹马。当我们在谈恋爱时,就已经遭到家婆的反对。因为我的学历不高,认为我可能会拖累她的儿子,但我们依旧结婚了。自从嫁过去,就一直被他家人瞧不起,很常在我的丈夫或邻居面前称赞别人家的媳妇,却从不称赞我,这让我很难过,家婆还会干涉我们对孩子的教养和生活方式。我曾经要求丈夫搬出去住,可是丈夫表示经济不允许(我认为是丈夫不舍得离开母亲),因此后来也没搬家。 我是一名饮料行销员,家有3个孩子,都由家婆看顾。家里开销由夫妻二人分担,每个月也会给家婆300令吉。有时候为了不要见到家婆,会选择晚归,太痛苦了。曾想过要和家婆好好沟通和爱她,但面对她的数落,让我感到厌烦,甚至觉得自己有忧郁症了。 因为家婆的影响,也让我对女儿的成绩较严厉苛刻,怕说她也会步入到我的道路,却无形中也影响到了关系。主持人,我该怎么办?要怎么面对家婆啊? 冬天 调解婆媳关系 丈夫是润滑剂 冬天您好, 读着您的来信,能够感受到您的委屈和无奈的情绪。 的确在华人社会当中,大部分的家庭都离不开婆媳关系的磨合与冲突,这多少都与我们的文化有关,然而即便家庭背景或文化方面的不同,也未必会引发婆媳的纷争问题。 冬天,从您的信中看见似乎您与家婆在观念上多少是有分歧的。虽然结婚10年了,与家婆相处也很久了,但我们依旧需要花时间去建立彼此的关系,关系都是需要不断地培养和维持,甚至是牺牲的。 以下提供一些方向来帮助您改善和家婆的关系: 首先,尝试去理解家婆的想法和动机。家婆似乎曾经反对您们的关系,认为您拖累了她的儿子,然而拖累了什么呢?是您丈夫的前途吗?经济能力?还是家婆认为您导致她和儿子的关系不好。这些事情也必须和您的丈夫好好谈过,似乎当中有许多的误会也说不定呢?有必要的话也需要让您的丈夫和家婆澄清。 当然这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您和丈夫的关系融洽吗?婆媳问题很多时候离不开夫妻问题,当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母亲发生冲突的时候,身为丈夫和儿子,他是否有站出来进行调解呢?您的丈夫可以说是双方沟通的桥梁,因此鼓励您好好与丈夫先沟通或是先修复彼此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婆媳之间的问题。 如果这件事情上夫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与婆婆相处的部分了。在沟通过程中,不要先否定您的家婆,毕竟我相信很多时候冲突的内容都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可能只是个人的理念和看法不同的事情,像是经济开销的安排,教养方式,甚至是生活习惯等。 对于这些生活琐事,建议您在尊重家婆的前提下来对话,不要硬碰。同时也不要逃避与家婆碰面而选择迟归,毕竟您也需要照顾丈夫与孩子的生活起居与饮食。您要让家婆知道您是了解她的,您和她没有想要争输赢的概念。因此当您表明对家婆的接纳和爱时,像是肯定她这些年对家庭的辛劳与操心时,表达你对她的认同与关心,我相信她也会慢慢转变自己对你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是相互的,彼此的认同同时也得到彼此的祝福。当有一方踏出爱的第一步,相信婆媳问题会慢慢迎任而解的。 别用搬家逃避问题 最后,搬家这件事,还请您与丈夫商量。如果是丈夫执意不搬的话,那是什么原因不搬呢?这些都需要好好厘清。搬家这件事情所考量的,是要将您丈夫原先的家庭单位,和现在你们夫妻二人的家庭单位独立出来,避免互相干涉到各自的家庭生活,但不是用来逃避所要面对的问题,婆媳关系依旧需要修复。但如果经济能力真的不允许(连租房都不行),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家庭间的生活界限,以便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问题,像是达成在教养上的共识,抑或是理清彼此在家庭中的责任范围等。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多少都会有冲突,更何况你和家婆是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然而作为媳妇,面对家婆最重要的还是关系上的和谐。当与家人的关系和睦,身心的压力自然会得到释放。要知道关系压力会影响身心健康的。 孙子曾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我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家婆,接纳她的不完美,帮助她的不足,相信你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好,当然这需要您和丈夫一起去面对的。 末了,我希望这些的建议能帮助你缓和婆媳的矛盾关系并也能得到家婆的祝福搬家。 倾听您辅导信箱主持人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