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扩征冲击造船业.巫船厂联会促政府检讨



(诗巫10日讯)诗巫船厂联合公会呼吁财政部与交通部紧急审查销售与服务税(SST)新税制对马来西亚造船业构成沉重打击。
诗巫船厂联合公会昨日在文告中指出,马来西亚海事与造船业的利益相关者关切近期重新实施并扩大征收SST在造船行业。该会理解政府为增强国家财政收入的初衷,然而,目前SST的征收范围与执行方式,对本地造船厂、船用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相关服务提供者造成了严重冲击。
ADVERTISEMENT
面临4大方面影响
诗巫船厂联合公会指出,造船业作为国家海事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特别是在砂拉越和西马沿海州属的重要就业来源,如今正面临营运成本上涨、订单外流以及区域竞争力下降的严峻挑战。
“当中所观察到的主要影响包括:(一)成本大幅上升,供应链承压。随着关键原材料与设备不再享有进口免税,本地供应商采购成本急剧上升,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至造船厂,加重其采购压力。同时,造船厂为了控制成本,被迫转向海外低税源头,进而无法持续支持本地供应商。这一连锁效应正逐步削弱我国本土海事供应链的韧性与发展潜力,使马来西亚造船业在面对区域竞争时更显劣势。”
“(二)出口优势被削弱。尽管马来西亚出口船舶免征SST,但在建造过程中所采购的材料、部件和服务却普遍被征税,间接侵蚀了出口利润空间,导致我国船厂在争取国际订单时难以与享有更完善税务优惠的区域竞争者抗衡。”
“(三)本地市场受限,船东转向国外采购。目前船只销售予本地船主时需征收SST,直接抬高了本地买家的采购成本,进而打击他们向本地船厂下单的意愿。不少船东因成本考量,被迫转向邻国如印尼、越南或中国采购无税船只,形成‘买国外、弃本地’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削弱国内市场对本地造船厂的支撑力。”
“(四)现有订单陷入困境。许多在SST重新实施前签署的建造合约,原本是在‘无SST’前提下拟定报价与付款条件。如今原材料与服务被征税,使造船厂必须自行承担未预见的税务成本。这不仅压缩利润空间,还可能导致项目亏损,甚至出现无法如期交付、被迫协商修改合约条款的情况,严重影响造船企业的信誉与现金流。”
SST执行方式与发展愿景相冲
诗巫船厂联合公会郑重呼吁财政部与交通部重新评估SST在造船业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船厂为建造目的所采购的原材料与外包服务方面,以及本地船东购买船只所面对的税务负担。
“我们建议立即与业界展开磋商,包括行业协会与造船厂代表;针对出口船舶建造相关材料与服务实施SST豁免机制;检讨并调整本地船东购船所征SST政策,避免抑制本地需求;设立退税机制或过渡性激励方案,以减轻中小企业与偏远地区船厂的冲击;针对已签合约项目给予特别通融与税务补贴安排,防止产业链发生合约违约与经济损失。”
他们强调,马来西亚要实现成为区域船舶建造、维修及改装中心的海事愿景,唯有依靠扶持产业成长、鼓励技术创新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以目前形式执行的SST,反而抑制了这些目标的实现。他们期望政府能迅速并果断地回应,以避免此关键国家产业受到长远性破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