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砂特稿

|
发布: 11:04am 27/06/2024

臺灣休閒農場進階版 . 食農旅 主打有趣好玩

馬來西亞蘋果旅遊101與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聯手啟動的2024年臺灣休閒農業“第一屆食農旅行專題採訪賽”,邀請馬來西亞18家媒體參加。

“第一屆食農旅行專題採訪賽”系列一

謝偉欣/報導

ADVERTISEMENT

旅行,不再是“到此一遊”的打卡,而是從“看畫人”變成“畫中人”,真正去體驗不同文化風味,感受別樣生活環境。

越來越多人在假日選擇遠離城市喧囂,前往體驗農村。臺灣在2024年推出全新觀光亮點“食農旅遊”,以視、聽、嗅、味、觸覺展現休閒農業魅力,用盡全身玩休閒農業體驗。

全新食農旅遊也打破人們對傳統農場固有印象,讓人們看到農場新生命力,讓休閒農業變得好玩、有趣,又能長知識。

邀18家媒體人體驗

馬來西亞蘋果旅遊101與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聯手啟動的2024年臺灣休閒農業“第一屆食農旅行專題採訪賽”,邀請馬來西亞18家媒體通過8場結合農事體驗、食材採集、廚藝學習、料理品嚐等元素的積分比賽,從重視食物源頭及生產方式,更深入瞭解背後蘊藏文化意涵及生態保育的理念。

砂拉越星洲日報也是國內18家受邀媒體之一,參與5月27日至6月2日舉行的第一屆食農旅行專題採訪賽。

向禾漁場是將魚塭轉型成環境教育場域,休閒活動結合環境教育方案。

漁場沒嗆鼻魚腥味

漁村嚐鮮感受文化

首天出發前雨下得很兇,心想這回摸蛤是沒著落了。好在老天爺眷顧,抵達向禾休閒漁場前5分鐘雨停了。走進向禾漁場,沒有嗆鼻魚腥味,反而被四周綠化及極具特色的環保藝術裝飾吸引。

環保裝飾藝術氛圍濃

漁場場長蔡恭和是返鄉的藝術家,回到故鄉鰲鼓溼地,帶領生態導覽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的故鄉,在魚塭小工寮創立蚵貝藝術工作室,以蚵殼與海廢作為環境保護行動的媒介,還將傳統漁場轉型為觀光休閒漁場。

在向禾,我們乘坐以環保物質製成的船隻來場海上探險,體驗划船撈海菜。船隻在水上左右擺動,有時甚至會撞上另一艘船,過程中笑聲和喊叫聲不斷很是刺激。

現撈現烤,直接產地上桌,享受鮮美大海滋味。

撈完海菜,捲起褲腳,我們進到文蛤池,在水中摸文蛤。這裡不僅可以餵魚,還可體驗釣魚,甚至換上海盜裝來場世紀對決。體力活後,自己捕撈的魚貨自己烤,烤魚、烤文蛤和牡蠣,直接產地上桌,直嘗新鮮大海滋味。

向禾漁場是將魚塭轉型成環境教育場域,休閒活動結合環境教育方案,讓遊客不只玩得開心,也能連帶關心鰲鼓溼地生態,讓遊客深度感受特殊的漁村文化。

水流莊生態教學牧場,是一間以羊為主的牧場。

負責人十八般武藝

水流莊牧場生態教學

高雄橋頭的水流莊生態教學牧場,是一間以羊為主的牧場。

牧場負責人是年約30歲的農二代楊政勳,接手家族事業後,給予牧場全新定位,以飼養為主、觀光為輔,打造結合休閒觀光的樂活自然牧場。水流莊牧場更以“食農教育”做為對外溝通策略。

自接手經營後,他幾乎把十八般武藝都搬出來。除了餵羊、擠奶、送貨、環境整理、做加工品,也負責戶外教學、經營粉絲專頁、市集擺攤,遇上羊肉爐上市期間,也是羊肉爐掌廚者。他笑著說,每天6點起床、全年無休,已是他從農生活的真實樣貌。

水流莊牧場自民國79年開業至今,逐漸轉型朝向觀光休閒、食農教育等多元化發展。儘管牧場佔地面積不大,五臟俱全,營業項目豐富多樣化,是高雄相當受歡迎的親子景點。

年紀輕輕的農二代楊政勳,接手後將水流莊牧場打造結合休閒觀光的樂活自然牧場。

製作創意冰淇淋

來到水流莊牧場,我們化身“小孩”,體驗“實習生Dr.羊”,通過遊戲、認識羊知識,走進羊群,實際感受照顧羊的趣事。還體驗用羊奶及當季水果,製作創意冰淇淋,好玩有趣。

在仙湖農場的陽臺泡壺茶,看著山景溫暖療愈。

無邊際泳池 絕美陽臺框景

仙湖農場 人與山共存

在臺灣首兩天,我們入住臺南仙湖農場。仙湖農場在網上及IG很火,尤其是山頂無邊際泳池、絕美陽臺框景,是IG打卡熱門景點。不過,我被農場二代吳侃強的“人與山共存”美好關係吸引。

聽侃強說著“放伴”的故事,有著他對自己土地和文化的熱愛,有著他對經營農場的堅持。

仙湖農場的山頂無邊際泳池是網紅打卡熱點。

話說當年吳家祖先由月津港遷移到臺南縣時,因為怕山裡土匪,就跟當時一樣是由外地來的僑民們一起結伴上山、一起開荒、一起耕田、一起修屋頂、一起準備婚嫁事宜。這就是當地獨有的“放伴”(福建話)文化。

20多年前仙湖創辦人吳森富,選擇將他美好的生活空間與農作體驗和旅人分享。如今,侃強用年輕人的方法,以多方經營,有餐廳、民宿、咖啡廳、農場,傳承“人與山共存”,傳達當地的傳統文化。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