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听到大人物欣喜宣布古晋将在2028年承办世界水资源大会,而且是在全新的会展中心,我告诉身边人说,现在距离那时候还有整整5年,仿佛是很遥远的事。
ADVERTISEMENT
在唯一不变定律就是变的世界,即使一年就已经很长,可以有天翻地覆的改变,更何况是5年,那好像是几个世纪后的事,一切都会面目全非。
5年后,自己会在哪里?做些什么?这座城市有什么改变?或者那时在新的环境,早已经适应。
生命中有些改变是不得不服从的,再不情愿也只能逼自己去适应。比如过去疫情造成的种种限制,因为工作性质,即使是行动管制(大家早已遗忘的MCO)期间,还是必须外出采访。那时候看到这城市陷入沉寂,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毫无生气,只有咖啡店或杂货店有零零散散的人,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有点诡异。
那段日子禁止堂食,只能打包带走。于是开始习惯车里吃饭、打稿、上网买来可以架在驾驶盘的托盘,才区区十几块钱,却成为这些年败家网购数不清的商品中,最物有所值的一个。后来堂食禁令解除,那其貌不扬的托盘依然牢牢占据在车里的角落。
疫后的世界一切恢复如常,仿佛做了一场梦。但偶尔也回到过去,拿起托盘在车里吃饭或打稿,暂时远离吵杂,也好像在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才能真正安心自在。
那天偶然看到有人打包盒饭后在车里狼吞虎咽,突然想到,这世界有两种人,一个是可以自己一个人吃饭,另一个是不习惯自己一个人吃饭。
但在某年某月某日,突变环境或突如其来的事,可能是不好的事,也可能是不算坏的事,迫使这两种人作出改变。
从那时候起,这两种人变成自己曾经觉得不可思议的样子,突然喜欢自己一个人吃饭,而另一个已经习惯了陪伴。这世界没有所谓永远,但在随波逐流的世界里,却不断推使愈发不安的心去追寻永远。
这世界只会一直在变,在承受冠病疫情之后,世界下个危机可能是另一个新型病毒,或是已经在发生的气候变化,更常见的极端天气,比如暴风,还有高温。
很快,全世界的房屋和建筑结构要加固好几倍,各地都要设立气候变化应对中心,尽早预测极端天气。医疗体系要随时准备应对大量灾民,还有每个平凡的人都要马上行动,马上改变,保护环境,这不再是拯救地球的事,而是拯救人类,拯救自己。
这是严肃又刻不容缓的课题,但很多人经历疫情后,对所谓的危机感已经疲惫不堪,甚至茫然。也有人说,生活柴米油盐醋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再麻木不仁的人,也会不知不觉改变的,5年后的世界也更是如此。
那时候,你我在何处,牵挂的人是否无恙?愿风雨一直温柔以待。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傅盛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