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中砂

发布: 8:00am 08/02/2023

孔婉瑩:獨中教育最終目標 助學生達到全面發展

孔婉瑩:華文獨中教育重點,教育最終目標就是幫助每個學生達到全面且具個性的發展。

(詩巫7日訊)砂拉越華文獨立中學董事會聯合總會執行長孔婉瑩稱,華文獨中教育重點,最終目標是幫助每個學生達到全面且具個性的發展。

她日前在詩巫省華文獨立中學董事聯合會的2023年新春交流茶敘之“華文獨立中學願景,樂教愛學.成就孩子”課題分享上指出,獨中辦學願景,讓孩子不只在6年教育中取得好表現,在完成獨中教育後,讓人生更加輝煌,更加美麗。

ADVERTISEMENT

屬國家教育體系一部分

孔婉瑩稱,提及華文獨中教育,很多人指“獨中不是國家教育體系一部分”,但這話不完全是對的。華小是國家教育體系一部分,獨中也一樣。華小是由政府資助學校,不論是半津或全津。至於獨中是在國家教育體系裡私立學校,雖獨中不是主流,但它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她續稱,從1973年獨中復興運動之後到現在,還是維持60所華文獨中。在我們爭取華文獨中的過程中,可說是非常不易。在國家教育政策裡,不允許我們增建獨中,但是華社沒有放棄,在有需要地方,一樣向國家領導反映和爭取,最後拿到2所分校。爾後有“60+2”說法,其實是兩所柔佛寬柔中學分校,這兩所分校也取得輝煌發展。

打破過去教學模式

孔婉瑩補充,獨中與國中教育不同之處,我們要做改變來吸引學生及家長送孩子來獨中。過去的教育是受到社會影響,社會要什麼人,學校就培養什麼樣的人。社會改變,教育也要改變。過去教育目標是“社會為主”,如今轉向“以人為本”。

她指出,現今教育發展要照顧到學生身心發展,所以獨中強調教師要打破過去的教學模式,逐漸轉向學生全面個人發展。獨中在不一樣的教育方面,從過去“課堂教學”擴大為“終身學習”;從“人才標準化”轉變為“人才多樣化”;從“為了謀生”拓展為“為了人生”。

“現在我們多以素養來拓展3方面綜合素養,核心素養的框架分別有知識、思維、態度與價值觀、領導與團隊合作、母語與第二語言,以及國家認同與多元文化。在詩巫獨中絕大部分是華裔子弟,領導也期望獨中能更加多元,不要太過單元,也鼓勵華小非華裔生報讀獨中,讓非華裔生在獨中百分比有所增加和有所接觸,與友族一起學習和生活,這是獨中核心素養。”

獨中課本不是“舶來品”

孔婉瑩稱,獨中教育願景與目標,對獨中生特質的期待,除了傳承中華文化,獨中生能終生學習、自強不息,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無懼應變,有充分自信和合群精神,這才是成功教育的承傳之處。華文獨中教育重點,教育最終目標就是幫助每個學生達到全面且具個性的發展。

她分享說,有些華教同道對獨中課程籠統看法只是讀華文,其課本來自中國或臺灣。我們沒有條件可編制課本,這是過去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坦白說,獨中課本不是“舶來品”,不是直接從中國大陸、香港或臺灣直接進口。

“我們有華文獨中工委會,也由一群資深教師組成負責編纂統一課本,主辦統一考試。雖獨中的歷史常被他人拿來作為承認統考的議題,指傾向中國大陸,其實不然。若有看過獨中歷史課綱,就會有深入瞭解。”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孔婉瑩指出,數年來看到學生人數下降,不能一概說教育選擇多了,另個原因是華裔人口在下降。小六生面對中學念國中、獨中、私立中學、國際學校選擇,也代表他們接下來5至6年教育過程,以何種語言的薰陶中學習。

她說,根據一份輔導報告有關全國華小生升國中人數約90%,但無法完成中學教育的學生,其中華小生輟學率達25%。意味著100個學生有25人輟學,原因有可能學生無法適應語言狀況環境。在適應不良,後期學習將受到挫敗,選擇離開學校,也有其他問題如身心障礙等造成。

“我們不希望華小生升讀國中後,因無法完成學業,製造很多社會問題,這也是華教工作者要重視和麵對的責任。華文獨中走了半個世紀,前瞻未來能夠面對克服更大的挑戰。我們期望華教工作者同心協力,讓每位走進華文獨中的孩子能夠健全成長,主動學習,我們成就他們的未來。我們不要讓一個孩子掉隊,也要讓每個孩子在獨中是有成就,是有成功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