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早前宣布公众投选2022年度代表字是“Goblin mode”,形容自我放纵、懒散或贪婪。因为冠病疫情限制解除后,人们不想回归以前拼搏生活,选择“躺平”,所以,中文也直接译成“躺平模式”。
ADVERTISEMENT
但随着ChatGPT迅速崛起,人们发现自己不能继续躺平了!否则,总有天会被这个人工智能取代。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ChatGPT还是一片陌生,不认为它能发挥什么作用,纯粹只是噱头。
不过,现在大家其实可以想像,有天自己在床上被一通急促电话吵醒,电话那头是机器人,一开口就说公司决定把你开除了!
这并非是天方夜谭,而是现实生活随时可能上演的“悲剧”。
第一次知道ChatGPT是一两个月前透过国外科技达人YouTube频道,他说2023年最值得期待产品之一是微软注资数十亿美元,堪称是人工智能史上最大规模投资的ChatGPT,那时候他认为ChatGPT技术还有些不成熟,但相信很快会改进,甚至超越人们预期。
短短时间内,ChatGPT果然掀起革命旋风,国外开始有企业辞退员工,以ChatGPT取代人力,甚至有大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差点蒙混过关,可以说ChatGPT已在全球掀起惊涛骇浪。
现代许多人日常生活离不开谷歌,尤其是学生或工作者要通过谷歌查资料,ChatGPT不仅具备搜索功能,它比谷歌更胜一筹的是互动性,因此也被称为是聊天机器人。
国外专家断言,ChatGPT可以马上取代一部分人类的职业,尤其是金融、法律、传媒和电脑行业将首当其冲。甚至有说法认为教师工作也可以被ChatGPT取代。
虽然ChatGPT在知识方面仍存在缺陷和不准确之处,但它可以轻易改进及迅速吸收新知识,它甚至可以作为语言学习软件,帮助人们学习外语。
客服人员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很快各企业的客服人员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所有来电或是文字洽询都是由机器人处理,ChatGPT的诞生将加速这个进程。
乐观者认为人工智能永远取代不了人类,尤其是情感,在新闻和文章加上情感,会更有人性化,轻易渗透人心,这是人工智能或聊天机器人无法做到的。但是,对于无需情感呈现的工作或作品,人工智能化已经箭在弦上。
也有人认为,科技的发明就是让人类的生活更方便,所以,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诞生就是让人们更舒适地躺平。这逻辑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越来越多“血淋淋”的例子显示,现在的前浪死在沙滩上,不是因为后浪,而是AI!
由此可见,科技不完全是教人们躺平,而是带来更惨烈的竞争,告诉人类必须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驾驭科技,而不是被科技取代。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傅盛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