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砂特稿

|
发布: 1:53pm 17/03/2022

生活習慣 生計逼迫.高薪公僕 捕魚幫補家用

黄明杰

捕魚只有無業者,低收入者才會乾的活嗎?其實不然,有很多住在長屋的公務員,甚至是高薪一族也會去捕魚。

現年30多歲,在福利局工作的威森從小在長屋生活,很多習慣仍保持至今,包括捕魚。因週一至週五上班,威森通常放工後,或週末才去捕魚。

ADVERTISEMENT

長屋居民威森是名公務員,他一有空就會駕船去捕魚蝦。

住在蘭島邦江地區的威森說,他的家就建在伊幹江旁,雖然有時漲大潮時,住家範圍,尤其是車房會淹水,但他習以為常,並和孩子們一起嬉水,反而是一種樂趣。

為方便捕魚和釣魚,威森買了一艘小船。如果天氣好,他會駕船去捕魚。若是遇到雨天或天黑了,通常他都會在屋前的亭裡垂釣,晚上時分他會和家人聚在亭裡邊聊天邊釣魚,是生活一大樂趣及享受。

物價高漲靠捕魚補貼

公務員的薪水不低,為何還要去捕魚,釣魚?威森解釋有兩個原因,首先捕魚是他從小的生活方式,父親是漁夫,幾乎天天都在伊幹江沿江捕魚。從小父親就教他開小船和捕魚的技巧,告訴他捕魚可以幫補生活費,養活自己和家人,叫他不可放棄捕魚。

威森的父親是漁夫,每天都在長屋外的伊幹江捕魚。

第二個原因是,現今生活費非常高,尤其近兩年疫情其間,物價高升,而且有了家庭和孩子,生活費太高了,他不得不去捕魚賺外快。

威森說,很多生活在長屋的高薪一族都像他那樣,被生活逼得透不過氣來,所以他們一有空都會到江邊,或到林中小河捕魚自供自吃,過剩的則拿去賣。

他說,現今是網絡時代,不必辛苦到處兜售,或把漁獲帶到菜巴剎,只需把照片拍了放上臉書,很快就售罄。

威森展示自己捕獲的打巴魚。

威森透露,他住的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小船,一些人一個家庭兩、三艘船,以備捕魚和漲大潮時使用。

前兩年疫情嚴重,政府實施行管令時,很多長屋居民不能去工作都待在家,只好每天駕船出去捕魚自己吃,或賣給鄰居。

毒魚猖獗,困擾長屋居民

威森告訴記者,從過去至今,長屋居民都面對一個非常嚴重、無法解決的問題,即有不法之徒經常沿河毒魚。有好多次,他發現那些人在光天化日下猖獗毒魚。

他說,毒魚者通常會在江面灑些有毒的液體,等過一陣子,魚兒中毒浮在岸邊或翻肚時,那些人便會駕船沿河撿魚。

威森說,中毒的魚蝦很容易辨認,即魚或蝦的眼睛會呈紅色,魚或蝦的身體也較軟,或較快發臭。他提醒大家,若到菜市場或土著攤購買魚蝦時需注意,如果發現魚蝦眼睛有異,或有異味千萬不要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