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亂髮脾氣 . 怕搞砸婚姻



主持人,
您好!身邊的人投訴我脾氣很壞,會亂髮脾氣。我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所以每次當情緒比較暖和後我就會很懊惱為什麼要發那麼大的脾氣。
ADVERTISEMENT
但其實我的脾氣來的也快,去的也快,我很容易就會忘記的。反而是我的丈夫,他雖然很少發脾氣,但是隻要大吵他就會把很多的不滿說出來,而且還很記仇!
我不是在為自己辯護,但我真覺得都是情緒惹的禍。我真不想因為情緒而搞砸了我的婚姻,但是我擔心自己改不了。
曉曉
想要爆發時.按下暫停鍵
讀了你的來信我真想說,我也是!常聽人說,輔導員都是很溫柔很有耐心的,但說來慚愧,當我在生活中遇到讓我抓狂的事,我也會忍不住爆發,特別是對身邊最親近的人,心急的我總是缺了一份耐心。
坦白說我也沒什麼資格說教,但我只想坦誠地告訴你我並不完美,我也跟你一樣。所以我可以理解你所說的懊惱,我也是會發完脾氣感到慚愧,特別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說傷人的話。
不完美的進步
你的來信讓我看見你想改變的決心,卻又擔心自己改不了。想必你一定嘗試過了才這麼說。我可以想像你也是會在夜深人靜時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然後下決心不再陷入抓狂的狀態中,更不想再出口傷人,卻又很快地被現實打敗吧?你知道嗎,雖然不斷地嘗試改變會讓人疲憊不堪,但是有種進步叫不完美的進步。也就說,雖然知道自己仍會搞砸,也知道人是不會立刻就改變的,但至少我們可以慢慢地進步,一次比一次更好,又或者重新來過。不要放棄,也不要給自己貼上標籤,最起碼你意識到了問題,願意面對問題。我們不尋求即刻的轉變,我們一起前往不完美的進步。
爆發者VS壓抑者
其實當我們感受到壓力、被激怒、陷在衝突中、受到傷害或造成傷害等不同的情況時,我們的反應不是爆發就是壓抑。爆發代表把情緒往外推,這包括苛刻的言語、肅殺的神情、提高的音量、責難的態度或是表現情緒的動作,例如用力甩門或用拳頭擊牆壁。當然也有些人是屬於安靜的爆發者,他們不需要大聲卻能直截地傷害對方。所以,爆發者的特徵並不是分貝,而是當下因為一吐怨氣而感覺很爽的反應。但是,當爆發者意識到自己的惡言造成傷害時,懊悔的感覺將重重落下。所以爆發情緒會讓人在短時間內感覺很爽,但長時間卻感覺很糟。
另一方面,壓抑情緒則代表把情緒往內吞。我們吞忍我們的情緒並且將受傷的感覺鎖在心裡。當我們不去處理或正確地釋放這些情緒,就會沉浸在傷痛之中,繼續一層一層地用傷痛把問題包住,直到它形成某種堅硬的石頭。最終這石頭會築成一面牆,或是成了報復的武器,總有一天會一粒一粒地砸向某人。我們或許認為自己是屬於其中一種,但是我們可能屬於兩者。我們會視情況與相關的人而轉換自己的反應。我們會本能地衡量兩者之間的代價才決定面對怎樣的人、怎樣的情況之下選擇爆發情緒,將一切發洩出來;或是選擇壓抑,假裝一切都沒事。這麼看來,無論是爆發情緒或是壓抑情緒,都有各自要學習,但篇幅有限,我只會針對你的情況簡略地說說情緒爆發時可以怎麼做。至於你丈夫壓抑的情緒,又或者是你們兩人之間的摩擦,還是鼓勵你和你丈夫可以一起見輔導員,讓你們更認識彼此,也更懂得如何處理衝突,彼此接納和包容。
學會靜下來
當遇到讓你想要爆發的情境時,這往往代表應該按下暫停鈕,擺脫當下的狀況,讓自己靜下心來。有時候這代表需要暫時離開,哪怕是去一趟洗手間、喝一杯水、從一數到十、慢慢地深呼吸。當然,我知道你一定會說這很困難。當我們的心情已經處在爆發的邊緣時,要讓自己靜下來是很困難的。但試想一想,情緒爆發後的殘局:當下覺得很爽,當懊悔的感覺落下時只會感覺很糟。同時,也想一想在寧靜中的好處。在情緒混亂的盛怒中,我們恨不得大聲地證明自己的論點,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辯護。然而,我們要從慘痛的教訓中學習,惟有在寧靜中,從爭鬥中退出來,我們才會看清楚每一次人際關係出了問題,自己至少也有一部分的責任。
另外,當我們處於混亂糾結的盛怒中,狂亂的情緒會把我們拉進絕望的深淵。要逃脫這深淵,雖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做得到,但至少在寧靜中我們可以停止繼續往下深掘,冷靜下來後頭腦可以更清晰地思考解決方法,尋找出路。最後,在寧靜中我們會看清對方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解決的是事情而非人身攻擊。但是往往當我們跟人起衝突而暴跳如雷時,我們可能感覺對方像是個敵人,甚至直接把對方當成是敵人。
曉曉,雖然看起來情緒會讓事情搞砸,會造成傷害,甚至會損壞我們的人際關係。但相信我,情緒不是壞事。我們有了情緒才能讓我們在體驗生命中的不同感受。因為我們能感受,我們才能彼此連結,我們能一起笑著分享美好的事;在經歷困難時會感到悲傷、恐懼、羞愧與憤怒。所以,情緒讓我們能體驗人生,而不是毀滅人生。正因如此,我們學習管理我們的情緒。祝福你踏上這不完美的進步的旅程。
傾聽您輔導信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