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说一句,砂拉越的学子很幸福。也必须这么说,我们必须感恩已故首长阿德南,若不是他带领砂拉越向联邦依据1963年建国契约锲而不舍地争取索回更多自主权,也因为他的接班人阿邦佐哈里秉承他的遗志,也继续加大争取的力度,砂拉越今天才能因为收入激增,让砂拉越人享受到“富起来”的其一成果。
ADVERTISEMENT
30年前的学子,毕业不是先感受到喜悦,而是徘徊在升学与就业十字路口的茫然。经济条件还许可的尚可赴西马升学,若条件更好的,出国圆升学梦是理所当然的。但对那些家庭经济件不许可,生活过得捉襟见肘的,只有别无选择的无奈,毕业就得叩开社会大学的那扇门。
但30年后的今天,情况早已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升学不再是问题,即使家境贫寒的子弟都尚可在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 或砂基金局(Yayasan Sarawak)的支援下,享有低利息甚至是零利息的教育贷款,继续在象牙塔探索。Z世代的学子不再为升学问题而困扰,纠结的反而是是出路和选择太多。
如今,在砂拉越政府发挥主动搭桥的作用,砂学子还可享有免费高教政策,尽管现阶段可选择的科系还不多,大专学府也只限于砂拉越政府辖下的5所,但至少这是踏出一个全马首见,更是眼光超前的重要一步。未来,增加可选择的科系,甚至把免费教育政策延伸到其他大专学府并非不可能的事。
只要身份证有K字,学子可申请一年2次共600令吉的西马往返砂拉越的机票津贴、家庭平均收入1500令吉的低收入群可免费申请价值达3000令吉的电脑配套,还有1万5000令吉的生活津贴,这些都是学子们的一大福音,没有后顾之忧,安心读书将来毕业后在各领域发挥所长就是最好的回馈。
尔今,砂政府再加码,不问家庭收入,只要身份证有K字,在国内大专学府报读文凭和学士课程,每年还可分2次,每次600令吉的特别援助金。
持平而论,砂政府在培砂拉越人才是交出了诚意,也显示在拟定砂拉越的教育发展蓝图方面早已具备比联邦更显宏观的视野。也从成立由砂基金局管理的国际学校,让学生考取获国际认可的文凭,凸显砂政府决志培养可掌握经济语言─英语的使用,也是将来可以登高望远的优秀人才。
砂政府一步步在铺路,展望美好将来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要务实看待三大个重要元素,即如何提高这些提供免费教育的大专学府的素质,让学子们有信心留在砂升学不会比赴西马任何一间大专学府来得逊色,砂拉越的月亮也一样圆?其二是未来就业的选择和市场需求,即砂拉越的就业市场能否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再者是砂拉越市场是否提供高竞争力和高挑战性的环境,处处有机会且待遇又不错,是发掘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减少人才外流,让砂子民找到既可为砂拉越服务,又有人在本土放眼全球的立足点,砂政府还需费思量。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何俐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