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毅论环境
真心真言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味
都市动态
海鸥集团新春感恩宴 | 陈景岗:互访人数创新高 马中免签利惠更多
海鸥集团董事经理陈景岗表示,自马来西亚和中国落实免签证措施后,两国人民互访的人数创下新高,相信这种趋势将持续带来更多的利好消息。
4天前
都市动态
大新闻笔
大新闻笔 | 曾雪爱 – 奶茶与咖啡
每年农历新年前,从新闻上可以看到中国春节前的春运盛况,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的照片,非常震撼
1星期前
大新闻笔
学记
【校园报道】“新年歌潮流”缺年味? 中学生:迎合大众喜好流行曲
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马来西亚各地开始挂起了新年装饰,播放经典的传统新年歌曲。同时,网络上似乎也掀起了“新年歌潮流”,许多网红纷纷发布风格各异的新年歌曲。虽然一些新年歌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但也有不少网民表示,近年来的新年歌曲越来越缺乏以往那种浓厚的年味。那么,年轻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3名中学生的看法吧!
1星期前
学记
大新闻笔
大新闻笔 | 谢梅虹 – 年味浓淡终是年
一般来说,农历新年是由大扫除、办年货、添新装、听新年歌放鞭炮、吃团圆饭、与家人相聚拜年这些版图拼凑而成,年味是浓是淡,除了消费市场的营销反应,更多时候是个人心境触感
1星期前
大新闻笔
古城
重温儿时老味道 碳烤鸡蛋糕年味飘香
用碳烤成的鸡蛋糕,吃的是一份情怀、一份回忆。
1星期前
古城
北马新闻
张灯结彩 年味十足 槟城庙会 人头攒动
槟州各姓氏宗祠联委会主办,传承者策划及协调的2025乙巳年槟城庙会,昨日在乔治市古迹区盛大举行,返乡游子及国内外游客前来赴会,跟槟城人一起过年
1星期前
北马新闻
记者心视线
记者心视线︱何倩仪:忙碌中延续年味
农历新年总是承载着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的时候,那是一段无忧无虑和充满欢乐的日子。 小时候的新年,有吃不完的年饼和数不尽的红包,跟着父母去百货公司采购年货,挑选新衣新鞋,感受满满的新年仪式感。 记得小时候,每到新年前夕,父母都会带着我们去购物中心采购年货。最疯狂的是为了抢购便宜年货,凌晨3时便起身赶去营业24小时的一家购物中心,虽然疲惫,却充满兴奋与满足。那种一切都为迎接新年而忙碌的氛围,如今回想依然温馨。 除了采购年货,家里的大扫除和装饰也是新年前的重要任务。那时的我经常陪着在家里照顾我们的三姨一起打扫家务,看她为家中的铁门重新上漆,戴着草帽的她一点一点涂抹颜料,直到铁门焕然一新。 我也经常偷偷拿起刷子帮忙,结果弄得满身漆料,惹得三姨哭笑不得,这些小插曲,如今成了我记忆中的温暖片段。 妈妈每年新年前都会亲手制作各类年饼,有芋虾、kuih kapit鸡蛋饼、蜂窝饼、虾饼和花生糖,小时候,我最喜欢守在厨房看着妈妈和三姨忙碌制作年饼的身影,热油中年饼成型的过程疗愈又充满幸福感。 每逢制作kuih kapit,邻居们总会热情相助,大家围坐在炉子前一边忙碌一边闲聊,笑声不断。我的任务是折鸡蛋饼,但总会趁机偷吃那些“折坏”的年饼,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互动不仅让年饼更香甜,也让新年的味道更浓厚。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渐渐年迈,年饼的制作逐渐简化甚至也不做年饼,年货也改由我们去购买,我和姐妹们开始承担新年的部分开销,也理解了为了新年筹备的繁琐与忙碌,我们曾一度对这种繁琐感到厌倦,甚至觉得新年的仪式感逐渐淡去。 直到投入工作,尤其是成为记者后,每年新年前都要报道密集的活动与新闻,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后来加入品牌传播部,不仅是要处理新闻稿,还要参与活动策划、对接商家、管理社交媒体,甚至准备活动司仪稿。那种忙碌的状态,几乎让我失去了为家人筹备新年的余力。 当我静下心回顾小时候,发现父母在忙碌中依然能为我们打造一个充满年味的新年,突然让我意识到新年的仪式感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责任。 当下的我告诉自己,即使生活再忙碌,也要抽出时间为家人和孩子打造一场有仪式感的农历新年,或许不再像从前那般繁复,但只要心意在,年味便不会消散。
2星期前
记者心视线
国际拼盘
狮城移民局温馨提醒入境者 “Q版”告示年味十足
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为提醒在春节期间入境的陆路关卡通关者,以贴年红、贴福字方式制作十张“Q版”告示,包括“禁止带肉”、“提早出发”,也不忘提醒通关者安全第一,年味十足。
2星期前
国际拼盘
花城最热点
芙各神庙“披春装” 红彤彤年景 喜打卡
蛇年到,芙蓉各神庙都精心“披上春装”,各具特色,处处洋溢浓浓的年味,让市民和游子在祈福之际能感受到春节气氛,还能拍照打卡。
2星期前
花城最热点
星云
玻璃口新村的春联情怀/黄淑莉(文冬)
玻璃口新村建村于1950年,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如今的面貌已不复当年。然而,每年腊月,玻璃口新村街头巷尾依旧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仿佛连空气都有温暖的期待。村里的大人忙着擦拭窗户、打扫屋子,准备着年货,家家户户在忙碌中透露出安宁的节奏。孩子们穿梭在街巷中,笑声清脆,像风铃一样点缀着这份年味。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一场场关于春联的忙碌。 玻璃口新村的年味,从每家每户门前那副红彤彤的春联开始。洗净房子后,大人开始张罗起写春联的事宜。这个传统,已成为新村的一部分,仿佛年味的象征。村里有几位写得一手好字的大人,尤其是黄有为老师和朱广荣老师,他们的毛笔字在村里极具声誉,早已成为春联的代名词。每年,黄老师和朱老师都会拿起笔墨,走街串巷,帮助村民写下他们心中的新年愿景。 写春联的过程,可充满着仪式感和温暖。每个字都从黄老师和朱老师的笔下流淌出来,沉静而有力,仿佛将他们的心意与祝福一并传递给了每家每户。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只是对联的文字,更是岁月的积淀,和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春联的内容因人而异,反映出每个家庭不同的心思与愿望。刚重建新房的家庭,主人希望来年如意安康,便选择了“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这一气派十足的对联;有的家庭孩子刚刚考上大学,便会选“寒窗苦读成佳业,金榜题名报福来”,以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还有的家庭,不奢求太多,只希望生活平和,便选择“人勤家和百事顺”,简简单单却饱含深意。 整个村子在色彩中复苏 除了这些充满诗意的春联,也有一些商店门前贴着如“财源滚滚来,生意兴隆通四海”这样的春联,简单直白。它们虽简洁、平实,却承载着最直接的祝福——“财源滚滚来”、“家和万事兴”、“吉星高照”以及“恭喜发财”。这些熟悉的字眼,虽然少了诗意的深度,甚至带有些许浮躁和商业化,却充满亲切感和普遍性,代表着人们最真实、最朴素的期待。 来到腊月廿九那天,整个玻璃口新村都会变得格外红火。家家户户将春联贴在门框上,村子里立刻被那抹鲜艳的红色装点得如诗如画。每家门前的春联都不同,李家总喜欢挂大红灯笼,春联上的字也较大;黄家的春联则低调精致,字迹纤细;陈家孩子的春联虽字歪斜,却充满着孩童的纯真与笑声。 初一的早晨,村民互相走亲戚,走到邻家门前时,第一件事便是欣赏春联。“哎呀,你家这句写得好,真吉利!”“人家的字真漂亮,像画一样!”这种热闹的交流,仿佛把整个新年都点亮了。 如今,尽管机器印刷的春联早已普及,便捷而迅速,但总有些东西,似乎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消失,难以再寻觅。那份手写的春联,带着浓浓的墨香和温暖的温度,字里行间透着岁月的情感与真挚,仿佛每一笔每一画,都与村子深深相连,承载着这个小小社区的故事与记忆。今年我回到村里,依旧见到了精神奕奕的黄老师、朱老师,依旧是那熟悉的笔触,依旧是他们如年年一样的执笔挥毫。 手捧春联,我将它挂在门边,那一瞬间,仿佛时间回溯,老人们的祝福悄然传递在这张红纸上,温暖的气息弥漫开来。那红纸背后,蕴藏的是不舍的回忆与朴素的情感,让整个村子在这份温馨的色彩中复苏,岁月依旧流转,情感却如春联上的字迹一样,深深镌刻在心底。
2星期前
星云
星云
年味/高快佃(哥打峇鲁)
农历新年快到了,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过年时光。 还记得小时候的新年是我一年里最期待的日子。除夕夜时,我会在厨房等待除夕大餐,然后和家人们围着电视看节目。夜里盼着快点天亮,期待着白天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去讨红包。 小时候过年总会有一种独特的氛围,那种热闹、喜庆又温暖的感觉,大家都说是年味。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年味都变淡了。小时候的那些年味不知道是什么因素组成的,明明长大后人数没变,东西没变,但是年味都变淡了。可能这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吧。 我觉得我还是孩子 以前,过年是华人一年里最重要的时刻,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大多只有过年才会买新衣服新鞋子,享受一些平常难以享受到的美食。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平时就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买各种新衣,所以过年带来的新鲜感和仪式感也变少了。 而且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时候新年,大家的娱乐活动都是打牌、看电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现在过年,很多人都是拿着手机在那滑,跟家人的互动都变少了。年味也就淡了。 最近我看到一个说法:“小时候觉得有年味,是大人们为我们制造的仪式感。现在轮到我们为孩子们制造了。” 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可是,我觉得我还是孩子,我舍不得长大,舍不得那些无忧无虑、只需要享受年味的日子。多希望自己能永远是那个等待年味的小孩。
2星期前
星云
会员文
张丽珠/吃年糕
在湖花园的早市巴刹逛,一年糕小档牢牢吸引目光。那一大桌蕉叶年糕,色泽光亮,每一个年糕呈现一致性饱满褐色,还透着米香味,大大中中小小的排列整齐,连蕉叶都折叠的整齐服顺,十分好看,十分有购买欲……
2星期前
会员文
砂专栏/交流站
柯昌兰:年味,就是团聚的味道
新年前夕家里做了小整修,通往大厅的走道两旁玻璃窗换了框架
2星期前
砂专栏/交流站
北马新闻
直落湾也巴刹商贩大叹 购买力减弱 年味掀不起
华人开始为除夕夜做最后冲刺,直落湾也巴刹是办年货的主要地点,但当地商家都认为今年的市场很淡,上午10时的人潮已经大不如前
2星期前
北马新闻
VIP文
张立德.属鼠的朋友,蛇年舒适自在
自在与舒适,在于平衡得到与放弃之间的相互关系。年味的浓郁还是淡薄,不就是我们顺应着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放弃或保存某些过年的仪式与习俗所形成的结果。
2星期前
VIP文
都会观点
陈佩丝 · 传承“年味”
年轻一辈也应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习俗……
2星期前
都会观点
更多年味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