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俐萍:从主宰流量到被消费的反噬


黄明志向来他擅长主导舆论及制造话题,靠惊世骇俗的举动,比如两度炒作死讯来赚取流量,尔今,面对网民和一些网红争相消费他的热潮,这算不算是一种“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的讽刺性回敬?
过去一直靠出位的言论,歌词中充满戏谑和调侃意味而被冠以争议歌手的黄明志,大概也从未料到,过去的他靠流量博眼球,如今同样活在聚光灯下的他,也成为被人消费和蹭流量的对象。
ADVERTISEMENT
我必须坦承,黄明志并非我欣赏的歌手类型。 他那些在世俗眼光下格格不入的举动,或许折射出他性格中的某些缺憾,这可能与他的成长背景有关。
事实上,我们必须接受,世上并非人人都能符合“乖巧”、“懂事”、“循规蹈矩”的传统标准。叛逆的孩子在某些人眼中或许是“不听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该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叛逆如黄明志,我相信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和主见的人,尽管他的观念在常人看来可能显得另类甚至怪诞。然而,叛逆也必须有自我约束的底线。 触碰不该触碰的毒品,无疑是自我毁灭的行为,不值得同情。
原本被视为一宗因心脏问题引发的猝死案,如今却案情却大逆转为谋杀案,黄明志因涉嫌而被扣查。他是会进一步被延扣或释放,还得胥视警方的后续调查进展。
黄明志向来他擅长主导舆论及制造话题,靠惊世骇俗的举动,比如两度炒作死讯来赚取流量,尔今,面对网民和一些网红争相消费他的热潮,这算不算是一种“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的讽刺性回敬?
在黄明志昔日享受知名度所带来的光环,如今也承受盛名所带来的反噬。那些以往如何极尽高捧他的人,现在不是极力撇清和他的关系,就是在他的困境上“再补一刀”。这种借他人之痛来为自己引流的手段,让人看清了人性可以丑陋到何种地步。虽然蹭流量本身未必是一种错误,但一旦失去底线,无疑是对良知的巨大消耗。
如今网络上掀起的“狂消费”黄明志的现象,恰似一面赤裸的映照镜,清晰地映照出人性的本质与丑态。这种残酷、趋利的生态,也正是网络流量时代最真实的面貌。网络时代助力了黄明志的崛起和走红,却也终将见证他如何在网络时代被打压和走向沉论。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何俐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