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顺:《没出息》折射出的现实与无奈



一段来自台湾立法院质询的影片,原本只是民进党立委王世坚在质问前台北市长柯文哲时的一句话:“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然而,这句看似平常的政治语录,经过中国网友的巧手剪辑与AI技术加工,意外变成了一首在抖音上爆红的洗脑神曲《没出息》,并迅速红遍中国和台湾,甚至走向国际。
ADVERTISEMENT
之后,不仅有韩语、日语、粤语、英语翻唱版本,还有人创作出“史诗交响乐版”,让这首源自政治质询的“神曲”,成为全球网路的焦点。
《没出息》的爆红,表面看似一场网路娱乐的狂欢,实则反映了当代年轻世代的无奈与焦虑。中国年轻人面临的现实,是在经济奇迹后的结构困境中挣扎的一代。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上一代人搭上了房地产与制造业的黄金列车,积累了可观的财富。然而,当这一代年轻人长大后,却发现高速发展的红利已被耗尽,制造业内卷严重,企业压力倍增,青年失业率节节攀升。即便受过高等教育,仍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选择“躺平”或成为“啃老族”。
因此,《没出息》之所以能在中国年轻人之间产生强烈共鸣,正因为它以戏谑的形式,道出了深层的无力感。歌词中的“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恰似一句时代的叹息。这不仅是中国青年对现实的自嘲,更是一代人面对社会压力、阶级固化与未来迷茫的心声。
更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巧妙地利用AI技术,让王世坚的声音与形象自然融入歌曲之中,既具幽默感,又成功避开中国严密的网路审查。这种创作方式成为年轻世代表达社会情绪的一种新出口。当现实不容直接批评,年轻人便透过讽刺、恶搞与再创作来传达潜在的不满。这首歌的流行,其实也是对现有社会结构的一种无声抗议。
然而,《没出息》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中国。从台湾到韩国,从欧美到东南亚,全球网友纷纷加入模仿与改编的行列,显示这首歌所折射的情绪具有普遍性。无论你身在何处,总有一群人觉得自己“应该能从容优雅地生活”,却在现实中被迫“匆忙挣扎、连滚带爬”。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共同情感,即是对生活压力的无奈,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苦笑。
全球化与科技进步固然带来便利,但也让贫富差距与阶层分化更加明显。许多国家的中产阶级正在被挤压,青年失去向上流动的空间,焦虑、倦怠与幻灭感逐渐成为普遍社会现象。《没出息》之所以成为“神曲”,或许正因为它以轻松的节奏唱出沉重的真相,即是无论东方或西方,无论青年或中年,人们都在现代社会的竞争洪流中挣扎求存。
回到那句原始的话:“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这不仅仅是一句讽刺调侃的话,更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镜子。它映照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焦躁、无力与现实的残酷,也提醒我们——当社会陷入内卷、当生活节奏被压搾到极限,或许真正需要修复的,不只是经济结构,更是人心的平衡与希望。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陈玉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