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蒂:凡事要查证


美国总统特朗普刚离开大马没几天,一位刚刷短视频的大叔兴冲冲跑来问我:“特朗普有去砂拉越?怎么没有看到有新闻见报?”
我听了就回话:“若你看到类的特朗普访砂拉越的视频,那绝对是AI生成造假的,不要相信。”
ADVERTISEMENT
生活在资讯爆炸的时代,不论你习惯与否,如今的世界早已充斥各种真真假假的资讯。一张相片、一则短视频,经过AI加工,往往可生成以假乱真的精彩故事。
每天刷手机萤幕、浏览电脑网页或社交平台,相信都会开始看到类似的AI生成相片或短视频,有的并无恶意,纯粹是娱乐大众,当中发挥的创意叫人拍案叫绝,但是若涉及造假误导人的消息或谣言,绝对不应该。
我们如今总被大数据演算法推送各类网红“专家”的内容,例如健康贴士、投资秘诀、养生妙方、法律建议、运动训练等等资讯轰炸,又让人难以分辨究竟是专业建议,还是伪专业的杰作。
近年来,社交网上多的是“营养师”、“中医师”、“健身达人” “投资达人”等。他们背后是否真的拥有专业资历与认证,往往难以查证。有者披着 “专家 ”的外衣,实际上是追求流量和为营销牟利,卖课程、推产品、代言保健品、贩售投资梦。
这种“伪专家”现象并非只有在马来西亚才有,而是早早普遍出现在全球各地,他们在社交网的影响力很有可能超越真正的专业人士。
若然你未能辨别与验证资讯真伪,很有可能信以为真。尤其是有关健康与养生、法律 、理财等议题的资讯往往最容易引起共鸣,加上经过精心包装加上动作示范呈现的内容资讯,因更易理解,拥有一定的流量。以短视频为例,数秒钟到数分钟的知识分享,容易让人断章取义。
如今人手一机,别以为就是掌握天下资讯,若缺乏查证和判断真伪能力,分分钟被真假难辨误导,伤身也伤荷包。
凡事要查证,保持心明眼亮,才是慎防被假消息误导的硬道理。不论是来自WhatsApp、脸书和其他社交媒体的转发分享的消息,绝不可轻信。
如今除了社交媒体平台须负起责任,加强验证真假资讯机制和管制,作为网民的我们在收到或看到一切资讯,都要学习冷静分辨真假,更要修练能识破AI生成内容的“金睛火眼”了。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吕惠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