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砂专栏/交流站

发布: 6:37am 19/10/2025

陈晓翠:校园丑闻是对制度的呼唤

陈晓翠

最近,马来西亚校园再次爆发令人震惊的丑闻:轮奸、性骚扰、霸凌、甚至被杀害的案件接连登上新闻头条。就在几天前,槟城、吉打、马六甲,甚至砂拉越部分地区等地都传出中学生涉嫌性侵或在校被侵犯的案件。

ADVERTISEMENT

曾被视为最纯洁的空间,学校,如今却成了阴影聚集之地。

这些案件,让笔者不禁回想起自己中学时代的那些暗面。那些被默默隐瞒、被校方掩饰、被社会淡化的丑事。那时候的不懂,更无权发声,只能默默的为受害者感到不公。

一名女生在教室被四名高年级学生轮奸,涉案者已被校方开除并遭警方逮捕。这起事件引发举国哗然,也让各界将矛头指向教育界的严重失职,要求严惩与彻查。

问题出在哪里?是个人的道德崩塌?是学校的管理松懈?是教育部的纵容?还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疏忽?实际上是各方都有责任。

现今社会,孩子接触的信息比我们那代更多、更复杂。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手机里看了什么,网络黑暗面可能早已渗入他们的思想。若没人引导、没人教育,他们极可能误入歧途。

针对校园治安问题,笔者认为,教育部必须主动介入,不应只是被动回应。或许,国家应该要认真应检讨青年刑事法的可行性:是否必须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提高对校园性侵犯与暴力的惩罚力度,以严惩涉案者,树立强力震慑。

若加害者作案成本太低,法律软弱无力,那对施暴者而言,翻案重来,或许只是“小打小闹”的代价。

校园丑闻,是社会的伤疤,更是制度的呼唤。如果我们继续默许不说、继续让受害者沉默、继续让案件不了了之,那未来只会更多。

教育部有必要痛定思痛,成立专业小组,收集、研究所有的资料,并透过提成国会修宪,提高对性侵犯与校内暴力等的惩罚力度。否则,施暴者将永远都感受不到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属所受到的伤害。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陈晓翠)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