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砂

发布: 9:00am 23/09/2025

小星洲

小星洲

小星洲特稿:伊班小勇士 文化习俗从小熏陶

明杰哥哥

延续文化命脉,从小孩开始砂拉越素以多元文化和族群共融著称,而在这幅美丽文化风景中,达雅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无疑是其中最耀眼、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作为砂拉越最大的原住民族群,达雅族的文化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更构成了本地独特文化风貌的重要支柱。

达雅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语言、服饰、木雕、传统手工艺,到音乐、舞蹈、节庆习俗及“米灵”祈福仪式,每一项传统都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结晶。

ADVERTISEMENT

其中,以“米灵”祈福仪式最具代表性,它是达雅人对传统信仰的尊重,也是人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此外,达雅族丰富多彩的节庆如丰收节,不仅展现了族群的欢乐与团结,也成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访的重要文化盛事。

达雅节时,懂事的柯力斯多费在家帮忙招待客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的改变也悄然影响着原住民社会。许多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淡薄,部分长屋已不再保留完整的传统仪式与习俗。这种文化断层,若不及时加以关注与修复,极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文化流失。

为了延续文化命脉,一些长屋社群毅然选择坚守传统,无论是婚丧喜庆或节庆活动,仍坚持采用传统礼仪进行,并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例如,一些长辈坚持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传统“米灵”祈福仪式,学习传统礼仪,乐器、舞蹈与穿上传统服饰。

他们深信,唯有从小培养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才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为未来建立强而有力的文化根基。总而言之,达雅文化不仅是族群身份的象征,更是砂拉越多元文化魅力的核心之一。只有全民共同参与,唤醒文化意识,加强保护与传承工作,才能让这份珍贵的民族遗产代代相传。

身穿民族服装的柯力斯多费,表演英勇的达雅勇士舞迎宾。

茜佳长屋培育文化幼苗

随着时代演变,宗教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达雅族古老的文化与宗教信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流失的危机。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薄弱,许多原住民社群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困境。

当坚持信仰与传统的长者一一老去,而年轻人忙于现代生活,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逐渐退色,甚至面临消失。然而,在诗巫巴塞祥地区的一个名为茜佳的长屋,却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动容的文化坚守与传承。

这里的族人深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意识到文化必须从孩子做起,才能生根发芽、代代延续。该座长屋如今被誉为“活文化的摇篮”,是因为一群热爱自己族群文化的长者坚持教导后代,让传统不只是口述的历史,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长屋中的孩童,从小就参与到各种传统文化习俗中,学习穿上节庆服饰、学习传统礼仪、参与“米灵”祈福仪式、练习达雅传统乐器如鼓与锣、跳起祖先流传下来的勇士舞蹈。

从最初的懵懂旁观,到如今能协助长者摆设仪式中复杂的祭品,8岁的益云(左一)的成长令整个长屋感到骄傲。

8岁云益11岁柯力斯多费成亮点

8岁男童益云是茜佳长屋中备受瞩目的小人物。年仅6岁那年,他便在祖父的带领下,首次参与“米灵”祈福仪式。从最初的懵懂旁观,到如今能协助长者摆设仪式中复杂的祭品,他的成长令整个长屋感到骄傲。他已成为许多仪式中的“亮点”,展现出孩子与文化之间最纯真的连结。

另一位11岁的柯力斯多费则是长屋中公认的小勇士。他从小由父母教导传统礼仪,音乐与舞蹈,节庆时他会身穿族服,迎宾表演英勇的达雅勇士舞,并击打传统鼓,成为宾客眼中的“民族之光”。

柯力斯多费与哥哥一起击打传统鼓娱宾。

他的鼓声不只响彻长屋,也延伸到了学校。每当校方举办文化活动,他都会带着传统鼓登台献艺,把达雅族文化带入校园,赢得师生们的一致赞赏。

11岁的柯力斯多费是长屋中公认的小勇士。他从小由父母教导传统礼仪,音乐与舞蹈,节庆时他会身穿民族服,迎宾表演英勇的达雅勇士舞和击打传统鼓。

这样的故事,在茜佳长屋并不罕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正在长者的引领下,以童稚的热情、清澈的眼神守护着祖辈留下的信仰与传统。

他们的坚持,点燃了文化延续的火种。那不仅仅是保留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文化的尊严。在文化逐渐边缘化的今天,茜佳长屋如同一座灯塔,为整个砂拉越的原住民文化保存与复兴带来一丝希望的曙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