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勇 :家,不该是战场



一场震惊全国的家庭悲剧,夺走母亲与长子的性命,而涉案者,竟是年仅17岁的次子,这样的家庭悲剧,让人无法不叫人心碎。还有日前发生在芙蓉的一家三口陈尸,也让人心碎。
ADVERTISEMENT
伤痛,不仅是因为生命的消逝,更因为是整个家庭的破碎。单亲妈妈苦苦支撑著家庭,独自扶养三名孩子,努力营造一个避风港,却最终沦为一场悲剧的家庭战场。
在案件发生后,社会有人责怪孩子的残忍,有人质疑母亲的教养失败,彷佛这场家庭悲剧,大家只想寻找一个可以承担社会情绪的“罪人”。
不过,如果是站在这起事件之外的我们,谁能够真正了解这位母亲面对的艰难?或许,大家看到的,只是悲剧的终点,没看到的,是这位母亲一路走来的辛苦与背负的重担。
至于,这位犯错的17岁少年,或在一个被责骂的家庭中成长,他心底或有许多没有被人听见的声音。或许他曾想开口求救,却不知如何说出口。或许是这个家,从来没能让他觉得自己是被理解,释放情绪,最终只能爆发。
我们不为暴力的行为找借口,这场社会悲剧的背后,或是一层又一层未被解开的家庭困境。也许,真正的家庭和谐,不是靠责任感撑出来,需要靠理解与陪伴来慢慢经营。
在一个幸福的家,原本应该是最温暖的避风港,怎会演变成一个危险的战场?每个家庭应该都有喘息的空间,每户家庭都要有支撑的后盾,孩子能有倾诉的管道。
家,不是一个战场,孩子不该在家里感到恐惧,父母不该因家庭而压垮,双亲的缺席不该成为无声的常态。不该只在悲剧发生后,才开始意识家庭的重要。因为每一个未曾被看见的痛,终将在无声中发酵。
逝者已远,我们无法再挽回。但活着的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避免下一个悲剧重演?家,应该是让人活下去的力量,不是让人走向崩溃及悲剧的起点。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杨万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