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鲁帆:政府请正视STPM生的真实困境!



政府大学的录取机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早前教育部副部长以“数据不正确”为由,回应外界对大马高级学校文凭生(STPM)升学困境的质疑,此举引发更大的公愤与失望。
ADVERTISEMENT
问题的核心,从来不只是某个族群在某个科系的录取人数,而是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凭实力考取优异成绩的STPM学生,为何在现行制度下屡屡被拒于大学门外,尤其是在医学、法律等热门科系。当副部长试图否认媒体报导所引述的升学数据,却无法提出具体数据佐证,只会令人更加怀疑,政府是否真诚面对这个攸关年轻人未来的问题?
事实上,民间团体如全国升学辅导组多年来不懈追踪升学数据,正是因为相关部门始终未能主动、全面、透明地披露UPU(大学中心单位)与SATU(直接入学制度)录取详情。倘若政府有心厘清误解,理应第一时间提供官方数据,而非将矛头指向媒体。
值得关注的是,STPM与大学预科班同属我国中学后教育体系,但两者在录取待遇上却存在明显落差。UPU未公开各类预科课程的学分换算公式与录取权重,已令公平竞争机制失去公信力。更令人震惊的是,在SATU机制下,医学系的学费已暴涨至50万令吉,远高于UPU管道学生仅需的1万5000令吉,公立大学的“普惠性”因此荡然无存。如此收费门槛,无疑将寒门子弟拒之门外。
为此,政府应立即采取行动,譬如全面检讨UPU评估与录取机制,制定统一、透明、公平的标准;公开UPU与SATU的录取数据、预算来源与评分准则,接受社会监督;设立合理的STPM录取配额,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升学权利。
教育应建立在公平、透明与能力为本的原则上,而非取决于财力或背景。若STPM制度持续被边缘化,受害的不仅是清寒学子,更是国家人才体系的根基。社会关注的从来不是谁掌握数据,而是政府是否有诚意彻底改革这套早已让人心灰意冷的升学体制。因此,呼吁政府别再转移焦点,请正视STPM生的集体呼声,莫让教育公平成为口号,失去实质内涵。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许鲁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