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翠 : 切莫再“先征再免”



政府调升销售与服务税(SST)后,恐将引发了一波新的涨价潮。
ADVERTISEMENT
虽然政府随后紧急“踩刹车”,宣布食品饮料、电讯、停车等领域暂时豁免,但涨价的效应早已开始,留下的,是人们内心深深的不安。
有中小企业业者直言:“这次涨税,我们不是吸收得了,而是只能转嫁。”换句话说,接下来真正承担代价的,还是消费者。
有网友调侃:“政府会不会像电子发票那样,在最后一分钟又又又临时喊停?”这说法虽然带着戏谑,却也道出民众的不安。笔者认为,这种“先征后免”朝令夕改的做法,只会加剧市场恐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都明白,国家征税本是无可厚非。教育、医疗、基建、社会福利、国家安全……样样都需要钱来维持。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确实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但问题从来不在于“要不要征”,而在于怎么征?怎么用?
一个健康的税务制度,必须让人民清楚知道:我所缴的税,是为了让孩子能安心上学、家人能看得起病、马路能更安全、社区能更和谐,是为了国家经济能持续发展,财政体系更稳健,而不是填补那些年膨胀却毫无成效的财政黑洞。
若征税之后,人民看不见实际效益,反而只感受到日常生活开销的上涨,失望与质疑自然就随之而来。当税务成为人民沉重的负担,信任就已悄悄流失。
SST的调整,从来都不只是数字上的变化,它是一面镜子,照见政府是否真正坚持“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
税收政策若想被接受,必须配合“节流、开源、保障民生”三大关键行动并行推进。政府不能一边向人民征税,一边却让浪费与低效的支出继续存在。
税可以调,但民心若走远,便难以追回。人民要的从来不是一个“无痛征税”的神话,而是一个有诚意、有担当、值得信赖的政府。
当你真正让人民看到,他们所缴的每一分钱,的确为这片土地铺了路、为下一代点了灯,他们自然也会毫无怨言地成为国家最坚定的纳税人。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陈晓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