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5岁男童因被遗留于校车内不幸闷死,再次敲响儿童安全的沉重警钟。这类因疏忽导致的无可挽回的悲剧,无论发生在哪里,都令人痛心不已。近年来,无论在本地或海外,儿童被困车内致死的事件屡见不鲜,令人深感忧虑。每一宗事件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难以愈合的伤痛。
ADVERTISEMENT
一个稚嫩的生命,因成人一时的疏忽而丧生,带来的不仅是沉痛的代价,更暴露出制度与意识层面的漏洞。为防止类似悲剧重演,必须从多方面著手,加强防范与教育。
首先,应加强公众对“儿童被遗忘在车内”风险的认识。家长与教师应从小教育孩子基本的自救知识,例如如何解锁车门、如何发出求救讯号等。虽然幼童自救能力有限,但早一步学习,可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
对于婴幼儿来说,科技辅助不可或缺。建议使用具提醒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车内感应装置或手机应用程式,协助家长于下车时检查后座,减少遗忘风险。
此外,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紧密的联络机制。现今通讯便利,大多数学校已设有老师与家长的群组联络平台,若学生未如期到校,应立即主动联系家长查询原因。同时,家长若为孩子请假,也应提前告知校方。健全的点名制度则可作为另一道防线,让校方掌握学生动向。
不少家长曾有短暂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的经验,无论是为办事或其他理由,这种行为都潜藏极大风险。车门可能自动上锁、车内温度迅速上升,甚至因忙碌遗忘车内还有孩子,都是潜在危机。
作为社会一员,若发现有儿童独自留在车内,更应挺身而出,立即报警或寻求协助,以免憾事发生。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何晓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