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巫6日讯)针对武吉阿瑟区议员钱进一的提问,即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对各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其中马来西亚商品面临24%的关税增幅,虽有90天宽限期并暂时调降至10%,马来西亚应如何从政策制定、产业调整及外交谈判等层面积极应对,以减缓冲击、维持国家竞争力?
台湾著名学者兼时事评论人雷倩透露,马来西亚现阶段应积极开拓新市场与新供应来源,以维持竞争优势。
ADVERTISEMENT
雷倩回顾自己1997年在新加坡负责区域投资的经历时提到,当时马来西亚已展开数位与电子产业的发展,1997年经济风暴打乱了很多国家的发展,马来西亚因为在令吉和美元上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选择,避免了更深层的损害。

建立区域经济圈不依赖美国
雷倩指出,原来亚洲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就像一个轮轴,美国作为核心,各国个别对应,形成环状结构。在此模式下,区域内部的交易相对薄弱。如今若美国经济成为不稳定的轴心,亚洲国家必须加快区域合作机会,从零部件逐步发展到终端产品,建立较不依赖美国的区域经济圈。
她说,区域产业链若要自立,不能等待美国迁回制造的缓慢进程,估计需时六年以上。因此必须主动在区域建立上下游连接体系。这不仅是产业政策的课题,也需要灵活的外交谈判策略。
雷倩也指出,尽管马来西亚被纳入美国的关税调整范围,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属“友善对象”,在谈判上具有一定空间。对比台湾情况,她直言台湾因高端制造业与庞大外汇存底而成为美方的“债务目标”,加上地缘与政治表态,使其在谈判中处境更为艰难。
“马来西亚的处境其实优于台湾,只要政策明智、策略得当,仍能在这波全球重构中找出自己的立足点。”
她认为,马来西亚若能展现灵活的智慧,在必要处做出有限让步以维持美方“面子”,仍有机会争取不错的结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