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巫5日讯)诗巫区国会议员林财耀指出,诗巫拥有砂拉越科技大学、毕理学院、砂大分校等高等学府,以及国际学校。当年轻人学成归来,也希望有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希望在艺术、音乐等软体文化发展上,让诗巫能引领砂拉越成为新文化开始的据点。
他昨晚在“棒棒的音乐会4.0”上致辞时说,诗巫有不少让年轻人可以学习和表演的舞台机会,鼓励大家自荐参与诗巫省公署、诗巫市议会等单位举办的大型活动。而他的服务中心每年中秋节举办活动,积极邀请学生参与表演,给予他们展现才华的舞台。
ADVERTISEMENT
林财耀说,诗巫除了硬体建设,软体发展也不缺乏。诗巫的教育环境良好,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放榜,诗巫在全马取得佳绩。我们不只希望有硬体发展,在软体方面如音乐、学术也有很好的表现。

郑爱鸰:音乐有力量是希望
诗巫帕金森协会永久名誉顾问郑爱鸰说,音乐是力量也是希望,透过“棒棒的音乐”让更多人认识帕金森症和病患的生活。因为有大家的支持,演出者和参与者付出时间和精力,让音乐会顺利呈现。诗巫帕金森协会明年将会做得更好,帮助更多人帕金森患者。
筹备会主席江瑞芬说,音乐会旨在支持关怀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爱,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面对挑战,也希望他们过得开心,成功走向未来。
诗巫帕金森协会联合国度音乐学院和欣歌合唱团于昨晚举办“棒棒的音乐会4.0”,为观众献上一场温馨动人的音乐飨宴。音乐会节目精彩纷呈,包括协会会员的鼓乐演出,欣歌合唱团的演绎,国度管弦乐团带来的经典电影名曲及诗歌,指挥兼女高音陈卓莹献唱独唱曲目。此外,诗巫帕金森协会会长林美玲及医疗顾问余柔辰以对谈方式,分享病患个人经历和帕金森症,让观众更加认识此病症及患者面对的挑战。

林美玲患帕金森20年 脑深部刺激术改变生活
诗巫帕金森协会会长林美玲在33岁时(2004年)发现自己无法顺利穿鞋,身体僵硬、站立不稳,走路时不是往后退就是向前冲。起初她不明白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直到多年后才确诊为帕金森症。
“从2004年发病,到2012年才接受治疗,那8年时间我都没有服药,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走路、身体僵硬?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帕金森患者。”
她在“棒棒的音乐会4.0”上分享说,2012年,她寻求专业诊断,并开始服用“美索巴”(用以补充多巴胺)。吃下去半小时,她就好像恢复人生一样。药效发挥时可以行动自如,但一旦药力退去,身体就会僵住无法走动,一天必须服药六次,每次药效维持仅约两个半小时。
“后来在医疗顾问余柔辰的协助下,我开始调整药物配方,将‘美索巴’与另一种药物一起服用,延长药效至四小时,减少服药次数,改善生活。”
她说,尽管如此,药物仍有局限与副作用,长期服用也让她身体出现摇晃情形。两年前,她得知有病友接受脑深部刺激术(DBS)手术后状况明显改善。当时西马医疗费高达15万令吉,让她望而却步。直到去年砂拉越已有10位病患接受此手术,她成为第五位接受者。手术总费用为13万5000令吉,在成功申请政府福利援助后,她仅需自付4500令吉。
“去年7月1日装上电池后,我整天没吃药也可以走路,晚上12时才服药,整个人就像回到正常生活。” 她感恩手术为她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余柔辰:病症不同,早发现早治疗
诗巫帕金森协会医疗顾问兼诗巫医院复健专科医生余柔辰指出,有些帕金森病患的症状是手抖,而林美玲的症状是身体僵硬、动作迟缓、有时会跌倒。
他说,帕金森除了运动功能受影响,也会出现非运动症状,例如睡眠障碍、真实梦境、嗅觉与味觉减退、便秘、忧郁与焦虑等交错出现。
他解释,帕金森症的原因是脑部中控制运动的深层区域缺乏“多巴胺”,这种神经传导物质就像一个神经接力棒,缺乏后便导致症状出现。
“帕金森病程发展有快有慢,通常在5年后发展到一阶段,若控制得当,有些人能维持正常生活更久。早期症状行走还算正常,之后会出现行走困难、失衡,最后可能需要轮椅甚至卧床。”
他强调,帕金森病友一样能够活得多姿多彩。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患应寻求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透过药物治疗的短期和长期调整,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受脑深部刺激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