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砂

发布: 10:00am 25/04/2025

性教育

爱与尊重

身体红绿灯教育法

性教育

爱与尊重

身体红绿灯教育法

专访性教育工作者林国秀(下):教孩子认识身体主权 . 性教育本质 尊重

林国秀毕业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硕士、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与台湾性学会认证专业性咨询师。

“教会孩子学会不只是一门生理课;当我们把所有时间投注在让孩子追求分数与升学时,却从未教会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身体与界线时,错误就悄然发生了。”

面对AI合成不雅照事件所揭示的性教育危机,毕业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硕士、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与台湾性学会认证专业性咨询师的林国秀老师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强调,性教育不应只是健康课本上的几页内容,而应该是一场持续的对话,一场跨越年龄、家庭与学校的社会教育。

ADVERTISEMENT

“若我们从小让孩子认识身体、学会尊重与表达同意,也许悲剧可以被避免。性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陪伴孩子认识自己、守护他人、勇敢说不的生命课题。”

性教育不应只是健康课本上的几页内容,而应该是一场持续的对话,一场跨越年龄、家庭与学校的社会教育。

非单一“生理构造课”

性教育是全面性的生命教育

林国秀不讳言,总有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谈性教育,却忽略孩子早已从网络接触到模糊与错误的性观念。而因为孩子无知容易被误导,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林国秀强调,性教育绝非单一的“生理构造课”,而是一套全面性的生命教育。因为我们不能只教孩子身体的部位名称,却不教他什么是界限与尊重。

“性教育不是‘教性’,而是教懂尊重与同意。”

林国秀认为,性教育应该从小建立。“我们要让孩子理解,这是人的身体,是值得被尊重的存在。不是碰了才说对不起,而是要知道哪些部位不能碰,也不能让别人碰。”

“身体红绿灯教育法”,是让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林国秀分享课堂上提出“身体红绿灯教育法”,让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即红灯区:嘴巴、胸部、私密处和屁股;黄灯区:脸颊、头发、腿部与腰;绿灯区则是手部,但即使是绿灯,也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与界线。这套方法不只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也建立了他们对他人界限的理解。

“现在有很多绘本可以从小陪孩子认识身体与界线,我们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逃避。女生也不可以摸女生,任何人都不应该随意触碰他人,这跟性别无关,跟尊重有关。”

“当然男生也要学习要保护自己。”她指出,现今也有不少男孩是性骚扰与性暴力的受害者,这部分社会仍有太多忽视。

林国秀说,现在30岁以上的父母多半已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会透过绘本、故事书与孩子谈性、谈身体,但仍有不少家庭将性视为禁忌。

“性教育不是一堂尴尬的课,而是一场诚实的对话。”她鼓励父母放下焦虑与害羞,将性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利用新闻事件、戏剧桥段,或一起参加亲子性教育讲座。

“性教育不是一堂尴尬的课,而是一场诚实的对话。”林国秀希望大家能成为那个愿意开口谈“性”的大人,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

放下羞耻与恐惧

家长与孩子一起学性教育

林国秀提醒,家长与老师在性教育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因为若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能找到可信任的对话对象,他会比较不容易被网络带偏。

“其实很少有教育单位主动意识到性教育是急需补位的教育,并非大家不接受性教育,而是觉得没那么重要。”她的一番话,点破了当代教育机构包括学校在性教育课题上的缺席。

“我们不能只讲生理,要让孩子明白网路世界里的行为也会有法律责任。”林国秀指出,许多家长与学校并不抗拒性教育,但往往低估了其必要性。

她语重心长地反问:“难道考第一真的比孩子一生的身心安全还重要?”

作为性教育工作者,林国秀直言,许多受害者走进咨商室,已是多年前遭遇的伤口反复发作的时候。

“有些人花了好多年才敢说出口,因为当时没有被任何人保护。她们甚至以为时间能抚平这些伤害,但伤疤却从未被治愈。”

“很多家长害怕谈性,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从没学过。”林国秀呼吁家长们要放下羞耻与恐惧,与孩子一起学习。

转发合成照也是性暴力

有些开玩笑伤害人一辈子

林国秀指出,如今科技与社交媒体普及,偷拍、合成裸照、转发不雅内容等行为,应该被纳入学校的性教育与公民教育中。

她强调,即便只是转发一张合成照,也属于性暴力的一环。“很多人以为只是开玩笑,但这些玩笑可能会造成另一个人一辈子的伤害。”

她建议透过课程、活动、甚至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学习机会,让性教育成为家庭的一部分,而不是等孩子出事了,才来补救。

林国秀认为,性教育的重点其实是教会孩子爱自己,尊重男女性别平等。从身体界限,到网络陷阱;从父母陪伴,到校园制度,这些议题不该再被轻视。因为在孩子面对未知与诱惑时,一个理解、倾听与守护的社会,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该学会的是给予孩子完整的价值观教育,让尊重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也让我们有勇气成为那个愿意开口谈“性”的第一位大人。当教育体系不再只关注学业成绩,而愿意打开对谈的空间,孩子才能真正学会成为一个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爱他人的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