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都鲁大水灾发生至今已两个多月,许多灾民仍在等待援助金的到位。无情的灾难,冲垮的不只是付出心血打拼的家,也打乱了灾民的生活。
ADVERTISEMENT
近期,网络开始各种出现调侃:“私人组织都发完了,政府呢?”、“钱都到哪里了?” 灾后的等待,总是最磨人。
面对千疮百孔的家园,灾民的焦虑和无奈,是可以被理解。任何实质上的协助,都能带来安慰与希望。也正因如此,政府更必须认真面对,审慎处理援助金发放的进度与效率。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到政府的钱,不能“说发就发”,更不能像捐款那样随意处理。政府发放的每一笔援助金,都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有透明的流程、有法律依据的操作。
否则,一旦出现程序不当,就可能被质疑滥权和出现偏颇。一个走错步骤的拨款,可能演变为一宗“贪污新闻”;一份未签署完整的文件,可能就会被指“暗箱操作”。
政府的钱,处理得太慢,人民骂;处理得太快,又被怀疑有“猫腻”。夹在制度与民情之间,确实是为政者最常面对的两难。但,必须理解程序,并不代表可以接受缓慢。
政府不能把“程序复杂”当作一切的借口。政府的责任,是要在严谨中找到效率;在规范中,带来温度。尤其是在灾后的非常时期,人民真正需要的,不只是金钱上的援助,更要看到政府在做事。
也许援助金不能立刻到账,但政府必须时刻公布处理进度。
再说回私人组织的援助。我们看见许多私人慈善团体第一时间到场勘灾、送水送饭、发放援助,这份效率确实令人敬佩。然而,私人组织只对内部和捐款人负责,政府却必须面对整个国家的问责与监督,这是两种体系,不能直接作比较。
言归正传,人民盼望政府能够检讨程序、提升效率,给予灾民信心与安心。与此同时,人民也要知道,一个严谨负责的制度,不会因为催促而失衡;但一个失衡的制度,会让信任难以修复。我们要速度,但更要信任。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陈晓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