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糖和糖尿病问题日益严重。很多人在预防高血糖时,认为不吃主食或减少主食摄取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然而,亚洲食养动专家王明勇在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指出,这种观念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ADVERTISEMENT

“要稳定血糖,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食材和控制摄取的总量,加上适量运动,多管齐下才能维持身体健康。”
王明勇解释,血糖的控制与淀粉的摄取种类和分量密切相关,淀粉分为精致淀粉和非精致淀粉两类。精致淀粉意即精致糖分,包括白米饭、面粉、蛋糕及许多加工食品;非精致淀粉则以糙米为代表,糙米中富含钾、镁、锌、铁及锰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控制血糖。
他建议,在选购食材时,应尽量选择非精致淀粉的食材,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对普通人也能起到预防作用。如在米饭的选择上,可以用糙米取代白米;大部分根茎的蔬菜如南瓜、马铃薯、玉米,甚至一些中药如淮山、莲子和芡实等都属于高淀粉的食材,因此在摄取时也需要注意。

水果虽然健康,但也有高糖分的陷阱,如马来西亚盛产的榴莲、红毛丹及山竹等水果甜度较高,容易导致血糖升高。推荐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柑橘、苹果、牛油果和樱桃等,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至于血糖飙升。
改变用餐顺序就能控血糖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王明勇提出了“吃生比吃熟好,吃硬比吃软好”的建议。
他解释,食物的烹调方式也会影响血糖的反应,煮得越烂的食物,升糖指数就越快,如食用粥后,其血糖指数比食用饭的指数升得快。同时,在进食时可以遵循“先喝汤,再用菜配肉,接着菜配饭”的顺序,这种进食方式可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还有许多食物在热时,其抗性淀粉会比冷却时来得低,所谓的抗性淀粉特点在于它难以被小肠吸收,因此能够控制血糖的吸收,如吃同样分量的冷冻地瓜比热腾腾的烤地瓜更健康, 因为冷冻地瓜能减少20%至30%的糖分被人体吸收。
改变饮食习惯,撇开过去先吃饭、吃肉、吃菜再喝汤的传统模式,换成先喝汤,再按照菜、肉、菜、饭的顺序进食,如此一来,要在1、2个月内减重是没问题的。

许多人都不知 酸口味饮料糖分特多
豆类在健康饮食中占据重要位置,但王明勇指出,豆类也分为淀粉类和非淀粉类。红豆、绿豆、扁豆及鹰嘴豆含较高的糖分,容易导致血糖上升,而黄豆、黑豆及毛豆则属于蛋白质类,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多选择非淀粉类豆类吃
“很多人以为吃豆类健康,但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无形中摄取过多糖分,因此,建议在食谱中多选择非淀粉类豆类,以保持血糖稳定。
王明勇还提醒,许多调味料和饮料都藏有“隐形糖分”,其中,勾芡、糖醋及番茄酱等调味料都含有精致淀粉。同时,喜欢吃酸口味饮料的人也要注意,因为越酸的饮料通常需要加入更多糖分来平衡口感。
他举例,一杯普通奶茶可能需加入3颗糖,但金桔红茶或柠檬红茶等偏酸饮料,糖分可能要加倍至6颗糖,才能喝出甜味。
“这就是为何很多年轻人爱喝饮料,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摄取大量糖分,进而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有高血糖而不自知。”
不仅能促进消化 吃高纤维食物助降糖分
升糖指数(GI,Glycemic Index)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一个指标。王明勇表示,虽然低GI食物对控制血糖有帮助,但并不是绝对的,而控制摄取的总量依然非常重要。
他强调,摄取低GI食物与摄取量要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稳定血糖。尤其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由于压力大,会通过摄取甜食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自律和控制饮食。
王明勇表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自律是关键。长期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有效预防肥胖。除了饮食,运动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要让血糖燃烧,身体就必须要动起来,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还需配合适当的运动,以达到更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王明勇还推荐高纤维食物,因为纤维乃“糖分的解药”,它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抑制血糖快速上升。此外,维他命C有助于降低糖化反应带来的发炎风险。
他补充,海鲜中的Omega-3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炎症,推荐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如鲭鱼、秋刀鱼、鲑鱼和沙丁鱼等。
“血糖的稳定,不能仅靠单一的饮食调整或运动,而是需要从饮食习惯、运动量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
4月19日“别让血糖作乱!”讲座
为了提升公众对高血糖的醒觉,余仁生定于4月19日(星期六)早上10时30分至下午4时30分,在古晋河滨阁(Grand Riverine Ballroom)举办“别让血糖作乱!”讲座,并邀请王明勇及台湾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硕士林晏夙主讲,欢迎大家购票出席聆听。现场还有免费血糖检测(仅限首100名活动当天报到者)。
购票详情可亲临全马余仁生分店或浏览网站(www.euyansang.com.my)。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