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黄明志去年愚人节以“假死”吸引关注,发布黑白照片、告别式资讯,刻意营造死亡假象,制造话题。时隔一年,他故技重施,再度在愚人节抛出“又死了!”的荒唐闹剧。
ADVERTISEMENT
这种廉价炒作,不仅无趣、低劣,更是对社会信任与媒体公信力的践踏。作为公众人物,他理应肩负基本的道德责任,而非为了博取流量,不择手段地消费死亡,甚至窜改新闻画面,将媒体拖下水,挑起更大的混乱。
媒体的职责是报导真相,而非沦为某些网红操弄舆论的道具。当一个人刻意制造假新闻,甚至窜改新闻画面来误导公众,这已不仅是对媒体的不尊重,更是在消费公众的信任。今天“假死”,明天会不会变成“假丑闻”、“假爆料”?当谎言变成娱乐,当愚弄大众成为话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新闻画面有版权,主播肖像受法律保护,这些都不是愚人节可以随意践踏的借口。“二次创作”从来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否则任何人都可以窜改他的形象,捏造黑料,然后说“只是开个玩笑”,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拿别人的肖像来搞闹剧,还自诩创作,这不过是掩饰恶意的廉价说词。
如今,许多网红为了博取眼球,毫无底线地消费社会议题,把“叛逆”当成免责牌,把“挑战主流”当成挡箭牌,其本质无非是投机取巧的流量骗术。假借“对抗媒体”之名行博取关注之实,不是为了揭露真相,而是为了操弄舆论、制造对立,最终受害的是社会公信力,获益的只有他们自己。这样的“挑战”,不仅没有建设性,反而加剧社会撕裂,让网络空间充斥谎言与恶意。
这种低俗闹剧更成为了部分网络内容创作者的“流量捷径”。日前诗巫水灾期间,有网络内容创作者跑到邱炳农路码头一带,在淹水的地方拿著水桶把水泼出,打著“为了救诗巫”的旗号,公然拿灾难来开玩笑,以此吸引关注。这种行为不仅无耻,更是对受灾民众的赤裸裸侮辱。当真正的受害者在水中挣扎求生,这些所谓的“创作者”却在一旁嬉笑作秀,这是何等的冷血与荒唐。
当流量至上成为唯一原则,当一切道德与尊严都能被践踏,我们要问这样的“娱乐”真的值得被鼓励吗?这样的“网红”真的值得被关注吗?对付这种低劣炒作,最好的反击方式是“无视”。取消关注、不点击、不转发,才能让这种恶行失去市场,让炒作者无利可图,彻底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消失。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许鲁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