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是栽培国家栋梁的地方,学校老师好比园丁,肩负传授知识、塑造学生品格和能力的重任,灌溉幼苗成长。但最近巴里文打吉辇中学一名老师因为学生听不懂国语,出言不逊,要他回中国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广泛的关注。
ADVERTISEMENT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学习和语言的掌握能力也不尽相同,老师应该耐心给予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用语言暴力来羞辱学生、发表歧视性的言论来伤害学生。
该名女老师发表触及种族敏感课题的言论,不免让人质疑她的人品、素养和心理状态。事发后面对学生亲属致电询问,女老师一副毫无悔意,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言论有问题、言行不当的态度,更是让人发指。
老师代表学校,是学校的形象。虽然,事后经过校方调查、女老师道歉和被教育局调走,但在某程度上,这位女老师的行为会让学生和家长对老师失去信任,同时,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甚至让人对教育工作者感到失望。
这种涉及种族的言论事件并非首次发生。大马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你我他都是大马公民,要懂得彼此包容和尊重,不要因自身的优越感,歧视、排斥、差别对待他人,或轻易发表煽动种族情绪的言论。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除了在家,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学习,而老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带来影响。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而不是情绪化的利用言语挑起种族争议,试图挑拨和破坏种族间的和谐。
生活和工作压力人人都有,要学会适时抒发和排解情绪,不要因为一时冲动用言语伤害学生。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保持高水准的专业和个人修养,更要坚守育人的初心,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面对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理解,而不是轻易用言语来发泄个人情绪,伤害学生。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詹予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