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砂专栏/交流站

发布: 6:23am 20/02/2025

许鲁帆:砂不需涉穆活动指南

许鲁帆

不久前“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活动指南”引发的争议,反映了马来西亚在多元文化政策上的复杂性,以及政府在平衡不同群体需求时的困境。伊斯兰发展局拟定的指南本意或许是为了提供宗教上的指引,但它显然忽视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现实,特别是在长期倡导族群和谐的砂拉越。

ADVERTISEMENT

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莫哈末纳因在应对争议时的摇摆不定,更显得缺乏决策魄力。上周他原订参与“昌明亲善新春活动”捞生仪式,但在舆论压力下临时取消,反而加深了华社对官方立场反复无常的印象。这不仅让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都感到困惑,也削弱了政府在宗教与文化事务上的公信力。

从此次风波来看,宗教部长试图通过新春活动展现亲和力,以弥补“指南”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当面对保守派压力时,却选择退缩,取消捞生环节。这不仅无助于改善形象,反而显得政府缺乏决策定力,在多元文化政策上犹豫不定。

相比之下,雪州苏丹夫妇在一场公开的新春团拜活动中,不仅身穿唐装、参与捞生,还发表支持多元文化的声明,展现了开明和包容的态度,赢得各界赞赏。纳因的做法则更像是迫于舆论压力而“灭火”,而非出于真诚的文化包容,结果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伊斯兰发展局在事件中的角色也耐人寻味。作为活动主办方,该机构最初安排捞生环节,意图释放开放信号,但在舆论压力下又临阵退缩,取消活动。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使得他们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显示在处理宗教与文化议题上缺乏一致性和坚定立场。

反观,砂拉越的态度凸显了区域文化的差异。砂拉越的领导人强调,人民已经习惯于自由地庆祝不同族群的节日,而不需要官方的“指南”来干涉。这一立场不仅展现了对社会信任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联邦政府在处理宗教议题时的局限性。

这场风波提醒政府,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国家,任何政策都必须兼顾各族群的感受,而非倾向单一宗教视角。在制定政策时,必须更加尊重和理解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背景,而不是一味迎合保守派压力。如果政府希望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展现更加坚定和一致的立场,而非在争议中反复摇摆,否则只会落得“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许鲁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