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正,转眼即已年初七,也刚好过了立春节气,象征着正式步入春季。此时,绝大多数商业均已重新投入运营,不少返乡过年的游子们也开始准备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为生活打拼。
ADVERTISEMENT
坊间的春节气氛依旧浓厚,新年歌曲播绕梁,舞狮锣鼓喧天响,各界的新春联欢会也在陆续办,坊间虽还沉浸在春节氛围中,但随着游子陆续的离乡返回工作,新年的气氛也很快冷却。
小镇的农历新年热闹程度,很大程度上视乎返乡游子的热烈,如果少了游子返乡,再大节日也只是冷清与寂寞。
华族自古以来即强调家庭的团圆与完整,而农历新年即是华族最重大的节日,也强调团圆的节日。游子们无论身处多远的外地,在农历新年这个强大民族文化精神的驱使下,总会不远万里地返回家乡与父母团聚,一同吃年夜饭。与其说农历新年是华族最大的节日,不如说农历新年是华族彰显家庭团圆的最大意义。
游子们在农历新年期间返乡过年,给家乡带了别样的热闹,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让家中老父母带来亲情的慰藉,尤其是一年到头在外地,甚至、国外,难得有机会返乡的儿女。这场久别重聚的亲情,也是在外打拼的子女能给父母带回的短暂寸草之心。
有限的春节假日一旦将尽,回岗的钟声开始催响,游子不得不离开父母亲人家乡,再次踏上离乡的路途,继续新一年的打拼;而当游子们纷纷离乡后,老家在热闹也瞬间恢复冷清。如此的瞬间反差,对家中的老人来说,估计是强烈的落寞和孤寂。
曾经有一段让笔者印象尤为深刻的报导,即有一年中国网民在社交网站发布一段家庭监控视频,记录了其老家在农历新年前后,家中小院的不同景象。视频显示在大年初二时,小院里人头攒动,热闹无比,一家老少欢聚一堂,老奶奶坐在门口与儿孙们有说有笑;而转眼到了大年初六,同样的小院里,变得冷冷清清,院里只剩老奶奶一人独自坐在门前。
这段新年团聚前与新年儿女离乡后的强烈对比,让人有种说不出氐惆和悲戚之感。看着视频中老奶奶孤寂的身影,瞬间戳中泪点。原来热闹过后的冷清,强大的反差所带出孤单和寂寞,最是让人感伤。有人作出了十分贴切的比喻,说奶奶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一场盼了一年才能圆的梦。她兴许在想,下次再与儿孙们见面又是什么时候呢?还能见面几次呢?
时代在进步,奈何小镇的各方面发展缓慢,无法供需高端的工作岗位,难以留住年轻一代。为了更好发展与前途,年轻人必须到更大城市打拼和谋出路,留年纪大的两老在家乡。工作与前途、家乡与父母,成为了小镇年轻一代儿女与年迈父母之间一道无奈的现实鸿沟,靠着每年农历新年或节假,让亲情有机会来一场短暂的团圆。
相信家乡的父母们内心也像上述的老奶奶比喻一样,殷切期盼着每年农历新年的到来,以迎接心心念念的儿孙回来陪伴数日,圆一场热闹的梦。游子远赴春勤早,勿忘父母盼春归。希望在外打拼的游子们,心中都能挂念着家乡的父母亲人,勿忽略了在家乡老家中惦念着你们的两老,或许仅剩下的一老,有时间或节假能常回家看看。
打拼终有时,尽孝需趁早。年轻的人,切勿总是不满足,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忘了回头看父母过得好不好。世事无常,来日也并不方长,或许他们想瞒一瞒你,可瞒不过年纪,只想往岁月里多和你走走聚聚。珍惜能相聚的时光,也尽量争取能多回家一趟。回家的人哪,下回回家好不好早一点到,因为你的年是家的分秒。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刘美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