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雨季和涨潮,住在低洼地区的居民不得不做好应对涨水的准备。闪电水灾早已成为他们的“常客”,而与之相伴的则是无尽的交通瘫痪与生活不便。前几天的水来得又急又猛,短短半天的时间,水位急剧上涨,许多道路被淹没,笔者所住地区的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ADVERTISEMENT
那天早上出门时一切如常,但下班回到家时,发现家门口的路面已经被水淹没,整个区域几乎变成“泽国”,汪洋一片。对住在低洼地区的人来说,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涨水和涉水出行,几乎每年经历一次,然而,每次面对快速上涨的水位,依然免不了手忙脚乱。
每当水位稍涨,大家默契地开始准备,移车、撤身,做好一切应急措施。为了确保孩子们顺利上下学,自己也能按时上班,许多邻居早早把车挪到附近商业区的高地路段,避免被困在水中。这样至少可以顺利涉水进出家门,继续照常上班和上学,简直成了“水上生活”的良策。
水灾导致道路无法通行,我们的住宅区只有两个出入口,一旦涨水,交通就变得异常困难。为了避开水位高涨的路段,大家只能选择另一条路进出。
然而,周围还有其他被殃及池鱼的住宅区,数千户居民涌向唯一的出入口,接送孩子上下学、上下班,塞车情况可谓壮观。无论怎么绕行,车流依然缓慢得像蜗牛,即使大家都提早出门,面对涨水期间的塞车,车流比平时更加拥堵。哪怕是最短的一两百公尺路段,塞个半小时的车程也只能说“正常”,无疑是双倍的煎熬。
平时下班高峰期,塞车四五十分钟到家似乎已经成为日常的一部分。然而,涨水期间,车流更加缓慢,能在一小时半、甚至两个小时后平安到家,已算是幸运中的幸运。对于一些为了避开车龙,硬闯涨水路段的车主来说,车子熄火抛锚和人身安全的风险可不小。
涨水、塞车的民生问题不容小觑,这些问题不应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一部分。这所谓的“习惯”,其实是年复一年被迫接受的无奈。对于外人而言,或许难以想象这些状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多深。
尽管被波及到的人儿尝试调整生活节奏,提早出门或改变路线,但这些努力往往无法逃脱交通堵塞的困扰。也唯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那种身心俱疲的痛苦。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詹予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