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脚步,悄然而至;年的味道,日渐浓厚。
辞岁迎新之际,众所期待,无外乎,华人城镇或商场百花齐放的新年装饰,以及歌手和网红百家争鸣的贺岁歌曲。
ADVERTISEMENT
新尧湾不负众望,再次悬起了298呎的祥龙,以及“鱼跃龙门”的牌楼。彩色油纸伞和红黄灯笼交错悬挂在街头巷尾,承托其祥龙的风采。正所谓“龙腾在天,蛇行在地”,配合乙巳蛇年的“小粉蛇”装置,可爱讨喜,安置在祥龙的下方,成了大人小孩争相拍照的焦点。梅花和红纸妆点的盐木老店屋显得春意盎然,年味洋溢。
不仅如此,砂拉越网红歌手还与新尧湾老街的村民一起联手合作,推出《新年步步高》,赢得一众喝彩,堪称最有年味的新年贺岁歌曲。
新尧湾老街的这一波操作,不仅带动了周末夜市的人潮,也为砂拉越旅游业打造了一条独特的“新春打卡”旅游路线。
百余年沧桑历史 周末夜市激活力
新尧湾曾是历史上黄金重镇,它的地理位置极为特别,背靠瑟冷布山,临砂拉越河右手港;朝上游走,是以金矿闻名的石隆门,往下游去,可以到古晋。历史上的新尧湾在19世纪中期就有贸易活动的记录,而后当1857年帽山华工和古晋白人拉惹政权爆发激烈战争时,新尧湾曾经毁于一旦。1880年,客家人的到来,开埠建镇,打造了今日的新尧湾——两排木造老店屋,作为砂拉越河畔的过路贸易站。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交通改道,新尧湾一度走下没落;直到老街周末夜市的出现,才把这座古镇拉到新的发展轨道,对接旅游产业。每周五至周日,超过70个档口沿街售卖美食,成功地为老街注入新的活力。百年老街如一条磁石,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如今,老街已成为砂拉越的旅游品牌,夜市亦成为了新尧湾的代名词。
伫立逾百年的老店屋一直都是新尧湾的地方特点,它保留了上世纪木板构造,古色古香。老人依旧守着老店铺,为当地乡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朴实恬静的生活步调,仿如定格在上世纪那岁月静好的时光里。
夜市美食多 客家味受欢迎
外国游客总会评价,新尧湾老街的周末夜市,从街头吃到街尾,3天都不够。这里汇聚了各种小吃和饮品,选择众多。然而,最受欢迎的仍是具有地方饮食特色的小吃和风味料理。例如,客家焖豆角(长豆)饭、河婆擂茶、客家菜粄、糍粑、亚答糖调制的冰品ABC、罗杂、竹筒鸡、猪笼草糯米饭、蚝煎、炸鹌鹑、烤三层肉等。
除了以上档铺,新尧湾也有两家餐酒馆,驿站(The Post)和码头(The Bikalan)。驿站(The Post)为返乡青年所经营,主打客家综合料理,让游客得以品尝到当地河婆客家人的家常料理。而码头(The Bikalan)则是附近比达友和英国夫婿经营,主打比达友风味料理,颇受欧美游客的喜爱。
阿娘出游庆元宵 热闹欢腾一整日
新尧湾老街不远处,有一座水月宫,当地人称之为阿娘宫,里头供奉着观音菩萨。当地人视观音菩萨如母亲般,慈悲有爱;“阿娘”是当地人对观音菩萨的昵称。水月宫里有块古匾,有“光绪十二年丙戌岁冬月吉立;奉敬信士陈尊盛”的落款和另一块更早的“水月宫”匾额。当地人以此推证,相信水月宫建立不晚于1886年。
对当地人来说,水月宫可说是当地社会核心文化的凝聚与象征。“阿娘出游”观音菩萨巡境八港门,总能吸引了一大批远在他方的游子和信徒返回新尧湾,热闹非凡。
“阿娘出游”,舞龙舞狮自然少不了。万“狮”丛中一点绿——客家青面狮,倒是别致突出,抢人眼球。咔咔咔响的客家青面狮,招摇过街,把大人小孩逗得合不拢嘴。这是一种流行于客家族群的舞狮文化;据悉,在中国和西马,已濒临消失,却依然可以在此看到。
“阿娘出游庆元宵”可说是新尧湾最盛大的年度盛会,亦是砂拉越倍受重视的旅游项目。一早的传统绕境活动,夜晚的花车游行,以及后半夜的夜市,更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潮。连外地的媒体、影视团队、摄影爱好者都争相前来参与。
老街转型注活力 维持经济命脉
始于2010年的新尧湾老街周末夜市,即将迈入第15年。近年,新尧湾乡村发展委员会与街坊们在守护传统的当儿,也不断地尝试转型,建立属于当地人的经济命脉。
年度举办的中秋庆典、乡村音乐节(牛仔之夜),以及不定期举办的PopUp小市集、艺术装置、工作坊、音乐会等活动,为老街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同时,新尧湾老街也与周边的景点、住宿等配合。例如,瑟冷布生态度假村、婆罗洲加兰依生态度假村、砂南坡迷石公园、石隆门碧湖、古老的石灰岩洞穴如风洞和仙洞、西里京马印边界市集等,让游客可以玩得尽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