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10日讯)对于明年1月1日起,全国注册托儿所须展示注册编号牌一事,砂拉越诗巫托儿所协会主席杨春英指出,托儿所注册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部门,有时需要花一两年时间才能拿到执照,因此部分托儿所明年若无法展示注册编号牌,并不是没有申请准证,只是申请手续还在进行中,希望家长们理解。
她强调,对于已获得执照的托儿所,展示注册编号牌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对于还在申请中的托所儿,并不是没有申请,只是申请未批,还需要一些时间。申请注册过程并不容易,先向福利局领取申请表格后,要经过诗巫市议会、卫生局、土地局及消防与拯救局等各个部门的审核批准才能获得执照。
ADVERTISEMENT
杨春英举例,卫生局官员也会前来视察托儿所的环境,并列出所需的卫生设备要求托儿所进行改善,之后再派官员会前来检查,待一切符合相关要求后才能通关。
“卫生局通关后,并不意谓着可以拿到执照,还需要等其他部门如消拯局检查防火设施是否有做足,若不足则还需要加强改善等,以确保托儿所环境安全。”
申请过程耗时
杨春英今日受访时透露,每个部门的通关都需要时间,当4个部门即土地局、诗巫市议会、卫生局及消拯局过关后,还需要经过福利局的审核。福利局查证上述4个部门都通过审查后才会发出准证。
“整体而言,申请过程非常耗时,而各个部门的要求也多和复杂,因此希望家长们可以理解,有些托儿所并不是没有申请准证,而是申请还在进行中。”
杨春英也透露,准证需要每5年更新,尤其土地局的申请程序需要全部重来,这是大部分托儿所面对的问题。砂拉越诗巫托儿所协会有13个托儿所会员。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部长拿督斯里南茜苏克利是于日前的砂拉越媒体之夜上宣布明年1月1日起全国注册托儿所将获得注册编号牌,确保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托儿所时能更加安心。这项新措施旨在解决无执照托儿所的问题,避免对儿童的安全和福祉构成风险。注册托儿所须在托儿所内或墙上展示标有注册编号的牌匾,方便家长辨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12日讯)自吉隆坡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KLIA T1)和第二航站楼(KLIA T2)设置外籍专才卫星中心(ESC)以来,外籍专才获得工作准证(EP)的时间大幅缩减,估计还为企业削减了逾4亿令吉的成本。
大马人才机构主席黄书琪表示,外籍专才在抵马时即可通过机场的ESC柜台直接获得已批准的工作准证。
“自前年开始落实移民局外国专才服务组(ESD)卫星中心后,已大大加速外籍专才准证的审核与批准。现在,他们一落地大马就可在机场直接拿到工作准证。”
逾3年发出2.7万工作准证
根据数据显示,从2021年11月至2025年1月19日,2个吉隆坡航站楼的ESC柜台就发出了2万7310份工作准证。
也是居銮区国会议员的黄书琪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指出,根据规定,外籍专才在未获得工作准证的情况下是不能开始工作的,意味着雇主在这段时间需要支付他们的住宿和生活津贴,而以往都需等待外籍专才抵马后才展开申请工作。
“我们估计从2021年11月21至今年1月19日,KLIA第一航站楼和第二航站楼就为聘请外籍专才的公司省下4亿零960万令吉。”
此前,申请外籍专才工作准证预计耗时数个月以上的时间,但自2023年经济部长拉菲兹推出Xpats Gateway一站式窗口后,准证批准时间缩短至最快5天。
MYXpats去年批准3.57万准证
黄书琪表示,马来西亚外劳服务中心(MYXpats)在2024年共批准3万5763份外籍专才工作准证,其中EP1准证为1万6911份,EP2准证1万8201份准证,以及651份EP3准证。
她也强调,这项准证是属于外籍专业人士,与企业普遍聘请的普通移工没有关系。
移民局外籍专才卫星中心(ESC)是于2021年由时任内政部长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在吉隆坡国际机场推介落实;现任内长拿督斯里赛夫丁则在去年7月23日宣布服务扩大至第二航站楼。
24小时服务的ESC负责在外籍人士抵达后立即签发工作准证、专才访问准证(PVP)、家属准证(DP)、人才居留证(RP-T)和长期社交访问准证(PLS)。
科技新兴领域严重缺人
黄书琪说,根据人才机构发布的2份报告显示,目前在一些新兴领域中,我国正缺乏数千乃至上万的人才。
“我们发现目前在网络资安至少缺乏2500个专才、人工智能领域缺乏2000人、机械工程缺3500人、机械操控工程师缺2800人、云计算缺2200人,而电子与电器(E&E)更是缺上万名专才。”
这2份报告分别是人资部在去年11月发布的《人工智能、数字化和绿色经济对大马劳动力的影响》,以及每年年杪都会发布的大马关键职业清单(MyCOL)。
黄书琪指出,在MyCOL也列明,包括财务经理、业务服务经理、工业和生产工程师、制造业专才、软件开发员、资讯与通讯科技行政人员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传统领域中都出现严重缺人状态。
“看到这些传统领域都缺乏人才的情况,意味着我们非常需要让本地人才重新学习和提升必要的技能。”
设FSTC为未来需求培训人才
她说,人资部去年成立了未来技术人才理事会(FSTC),而旗下第一个成立的就是E&E半导体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业界领袖领导,决定未来缺乏什么职业,而需要培训人才。
“让业界来告诉我们到底哪一个工作岗位缺乏人才,我们可以怎么配合推动,包括这个工作岗位需要具备怎样的技能组合,后续要找到相对的课程,帮助业界填补这些空缺,而不是学校来决定市场缺乏什么人才而哪个科系需要大量招生。”
1:3实习生计划非强制性
参与企业可获津贴扣税
政府从2月15日开始落实1:3实习生計劃,可讓参与的企业除可获得税务减免,还能申请50%的实习津贴。
這項計劃雖不影響當前的申請外籍專才的審批,而不遵守的企業也不會面對任何懲罰,但在提出更新准證申請時會提出討論公司不遵守的原因。
明年生效可让10万学生受惠
人资部正通过大马人才机构推行1:3政策,从2月15日至12月31日分阶段试点落实,并计划在2026年1月1日全面落实,预计让10万名本地学生受惠。
黄书琪受访时解释,这项政策是让有聘请外籍专才的公司也聘请实习生,协助本地大专院校每年需要寻找实习机会的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
她说,在这项政策下,Tier 1和公司每聘请1位外籍专才就要聘请3名实习生;Tier 2的公司则是每一位外籍专才需聘请2名实习生,而实习生的人数规定在公司总聘请人数的2%。
“据统计,每年有25万至28万的学生需要寻找实习工作,但他们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实习机会。”
她强调,该政策不会影响現有的外籍专才准证的申请与批准,因为是在发出准证后,公司才需要着手聘请实习生。

黄书琪说,聘请外籍专才的企业可以到mynext.my的网站,寻找和聘请符合公司需求的实习生。
“政府会给予聘请实习生的公司津贴,除了原有的50%额外扣税,还会有减税优惠,所以公司可以获得双倍的税务回扣。”
她举例,一家公司通过MyNext平台聘请了10名实习生,实习期为最长期限的6个月,每个月600令吉的实习津贴,那这家公司将可以获得每人每月300令吉的补贴,同时在培训实习生期间的合法开销,如交通津贴等都可以申请税务减免。
助达致培养本地人才目标
黄书琪表示,政府目前正在推行全国结构化实习计划(MySIP),该政策也能让这些公司在聘请实习生变得更加制度化。
她说,这也符合政府想要加强培养本地人才的目标。
她指出,MyNext平台在去年有400家企业提供了实习机会,但这并无法满足每年有约28万名寻找实习工作的大专生数量。
盼院校职场缩短距离接轨
“如果我们希望大专院校和职场能够缩短距离并接轨的话,我们欢迎所有企业配合人才机构共同推动更多的实习机会。
“我们不要再让实习生只是做些捧茶水或零零碎碎的工作,之所以叫结构化就是希望能让实习生真的学习到学校教不到的东西。
“我们要更加看重实习制度,我们不能再把实习生当作免费劳工。政府提供津贴鼓励更多雇主培训仍在就读大学的学生。”
税务奖掖聘重返职场女性
黄书琪说,除了推动实习结构化,政府也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推出Wanita MyWira,鼓励离开职场两年的女性重回职场就业。
她说,财案已宣布给予聘请那些已离开职场2年女性的雇主津贴回扣,公司也可以获得税务奖励。
“这也是我们今年要重点推动的,至于详情和细节,我们还在与财政部讨论,接下来会公布。”
另外,人才机构也有针对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的项目“YES! Rock The School”,目的是发掘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未来志向。
她指出,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想法和概念,学校要求填写的志向也都是老师要求后随便填写的,对未来要做什么没有真正的理解。
“所以我们要去发掘学生,让他们知道未来的道路可以很宽广。通过这个生活营,让学生去建立他们对未来职场工作的想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