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真认证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更让民众有感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有意无意推动单元政策,以伊斯兰作为强制性的行政与框架议程。
ADVERTISEMENT
从最初被爆出指出联邦政府将安排大马伊斯兰发展局在每个政府部门及机构任命当局官员事件,已经让人产生疑虑。接着,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纳因莫达建议强制性落实清真认证的提议,更进一步引发社会和企业有所争论与异议。
大马伊斯兰发展局(JAKIM)的议题引发激烈讨论,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政客在这些敏感议题面前选择了沉默。这种现象引发了公众的疑问:为何在事关公共利益的议题上,政客们似乎不愿意对JAKIM作出批评?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和社会考量?
JAKIM作为马来西亚伊斯兰事务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并执行与清真认证、伊斯兰教育、宗教管理等相关的政策。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宗教领域,还扩展到公共政策、法律和经济事务。随着伊斯兰在马来西亚政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JAKIM也成为了国家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于JAKIM在伊斯兰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任何对其政策的质疑或批评都可能被视为对伊斯兰教本身的挑战。这也在多元社会中引发宗教和政治上的敏感反应。
然而,马来西亚本属世俗国,拥有多元文化和宗教包容性而闻名,多个民族、文化和宗教在这里共存,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在政策上更需以开明、包容、中庸为主。
近来的大马伊斯兰发展局风波与有意推行强制性清真认证课题,已让非穆斯林感受到联邦政府内的宗教偏激主义的议程,无可否认,此课题甚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议论,质疑清真认证的强制性是否会破坏马来西亚多元精神的根基。
从砂拉越的角度,更是要以对岸的局势引以为鉴,砂拉越是多元文化,各族群在饮食文化上拥有丰富的传统。然而,伊斯兰发展局的强制清真认证似乎在逐步压缩多元性,尤其是在涉及食品和餐饮业的领域。
在砂拉越,无论是咖啡店、饮食中心、官方或非官方嘉年华美食节经常可看到售卖许多非清真食品,包括酒精产品和猪肉美食,然而各族群之间彼此包容,彼此和谐,彼此和睦共处。
清真认证是以伊斯兰发展局说了算,若强制性落实,包括在民间的美食产品和商品,这将会进一步引起多元社会的分歧,让社会走向单元化。
当初,希盟选前的口号不是要多元开明吗?为何来到执政期间,几乎让人民感受到政策议程有违背当初的宣言?难道说,这是迈向“绿潮”议程的试水温?
大马宪法保障宗教自由,并且大马多个宗教信仰者应在同等的法律保护下和平共处。然而,若实行宗教议程的强制性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群体之间的分歧。这局面只会让非穆斯林感到自身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正在被边缘化,甚至被剥夺了其自由表达的权利。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田诗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