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砂特稿

|
发布: 11:30am 28/06/2024

台食桌少不了云林 . 水耕农场 教育园地

“第一届食农旅行专题采访赛”系列二

谢伟欣/报导

ADVERTISEMENT

台湾美食桌上,总有一道来自云林的农产。

隔天,来到台湾农业之乡云林,参观“育成水耕教育农场”及“林内教芋部”,让我们深刻体验水耕栽培、认识芋头生态。

育成水耕农场体验水耕种植,边玩边学。

夫妇俩研究了十余年

抵达育成水耕教育农场,一眼望去,一落落温室孕育著翠绿小苗,蓬勃生长,这是主人家徐铭远及林秀春夫妇摸索十多年才领悟出的成果。

水耕蔬菜现今普为人知,但对徐铭远及林秀春夫妇而言,却是一条漫长又艰辛的不归路。在水耕蔬菜还不普及,也没有专门研究的书籍,夫妇俩只能靠自己摸索,整整十多年没盈收,唯一收获是从一无所知到满满的水耕经。

本场比赛,我们挑战在最短时间内将种子置入泡棉上割开的一个个穴内,用3指抓起细小如芝麻的种子,一穴需置入5至10粒种子,考验的是耐性和手速。次场比赛考验的是如何挑拣与包装蔬菜,确保市面上售卖蔬菜的洁净及新鲜质量。

媒体体验育种及移植。

看似简单,但做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徐铭远及林秀春花了十几年领悟的水耕种植成果,我们一行人却幸运获得林秀春手把手传授育种、移植、挑拣与包装,透过种植及观察学习水耕种植,也体会务农的辛苦。

从农场初期的小规模经营,到慢慢扩建,确立水耕种植的方向与品目,成为提供水耕栽培教育与体验的农场,育成水耕教育农场,赋予水耕农场更多元面向与魅力。

想通过旅游,边玩边学,育成水耕教育农场确实是不错选择,回家后还可在后院尝试耕种,体验农乐,还能吃上在地现采的新鲜蔬菜。

除了蔬菜,夫妇俩还从发展水耕小麦草加工麦芽糖,化身“化学家”,钻研水解、糖化等过程,无师自通研发出麦芽膏、冻乾草莓,意外闯出好名声,掀起特色农游开端。

你知道芋头怎么采,怎么吃吗?来林内教芋部,让你深入认识芋头。

体验下田采芋头乐趣

亲手做铜锣烧来吃

你知道芋头怎么采,怎么吃吗?来林内教芋部就对了!

第二站来到林内教芋部,跟著教芋部长林建安,走入浊水黑泥芋田,认识芋头生态特性及好吃的秘密。

在林内教芋部,我们不仅化身“农民”下田采芋头,深入认识芋头,也透过烹饪,学习如何挑削芋头、将芋头做成芋泥,及招牌芋头铜锣烧作法,体现食物真正的颜色与香气。过程中,也能够更深刻体会产地的魅力。

为让更多人认识林内芋头,林内教芋部部长林建安十多年前返乡后,致力推广林内芋头知名度,更规划游程,让游客四季都能体验采芋头,还能大啖芋头冰。

林内教芋部部长林建安(右)带领媒体走入芋田,认识芋头生态特性。

“林内芋”渐为人知

多年来,林内芋头一直为大甲芋头作嫁,很多人都没听过林内芋头。多年来在农友、乡亲奔走下,“林内芋”才渐渐广为人知。而幕后最大推手就是“林内教芋部”。

林建安十年前为照顾年迈双亲,毅然辞职返乡从零开始,靠自学手工芋头蛋卷起家,月卖2万根,不仅打响家乡芋头名号,兼任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时,更掀起“正名”运动,把林内芋推向幕前。

他在2018年更亲自开始种植芋头,并设计游程,透过轻松采芋头、制作铜锣烧体验,慢慢在外地旅客间建立知名度。

为了让游客四季都能体验栽种过程和收成乐趣,林内教芋部借由分区耕作不同阶段的芋头。夏季还有消暑芋头冰品及跑水文化体验,从亲子家庭到多人团体都适合同游。

入住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是以“吃花餐、喝花酒”打响名堂的休闲农场。

台一生态休闲农场

花餐料理 惊艳味蕾

花能吃吗?能!而且口感清爽独特。

台一生态休闲农场以“吃花餐、喝花酒”打响名堂。花卉套餐属中式,有自家种植的蔬菜、百香果及花卉沙拉等,做成的花餐料理不仅美观,花卉丰富的营养素,也让花餐料理成为南投的养生料理。

花能吃吗?可以!且口感清爽。

在这里,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花料理可以品尝,主推产地到餐桌的饮食模式,让旅人吃得安心也吃得健康。花餐料理不仅凸显台一精致的花卉文化,也让来到南投的饕客,在餐厅选择上有特殊的新选择。

除了花餐,台一生态休闲农场拥有13公顷花园绿地,园区内生态丰富,走进生态园地,不仅可赏花,还有雨林风情馆、银河水道、童话森林、蜜蜜花园及思亲河畔等景点,体验采果乐趣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