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南砂

|
发布: 10:00am 23/06/2024

北加里曼丹共产党

砂拉越反殖运动

北加里曼丹共产党

砂拉越反殖运动

往事不如烟,记反殖岁月轶事系列1:沉默捍卫者 砂史添一笔

何俐萍

何俐萍/报导

前言:

ADVERTISEMENT

得追溯回2023年6月的某个夜晚,在和享誉国际的作家龙应台的餐叙上,席间长辈侃侃聊起在木山工作的奇闻轶事。出奇不意的,龙应台问起我们几个七字辈的,我们的年代曾经经历过些什么,一时脑筋转不过来,“北加共()的斗争”是我含糊的答案。后来,和大伙儿陪她在古晋走老街,她又问起同样的问题,也再一次出其不意抛下一句:“为什么没有打算好好记录下来?”龙应台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仿佛提醒我,有些事不能继续蹉跎,就像她出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后,民间掀起口述历史的热潮,也亦如她所说:“你们要重视自己的历史,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至少不会变成一片空白。”

想记录关于在砂拉越历史上曾经风风火火的反殖反帝的事是酝酿已久,主要是曾经参与其中者许多已是垂垂老矣,再不把握访问,错过了,将来只会徒留遗憾。然而,这个属于砂拉越重要的事迹,牵涉的人繁多,也因为派系之别而各有话说。接触的一些人不是驳斥某方的说法,就是要求我若要访问就得同意让他们看稿,这让我一度迟疑该不该继续写,每当想打退堂鼓时,耳际就会响起龙应台在亚答街的五脚基啜著咖啡对我说到:“为什么不把它记录下来?”不去批判孰是孰非,就把在这段历史中出现的一些故事或轶事写下来,也算是一种记录,对吧?

林战生侃侃而谈昔日维安工作遭遇的惊险,一幕幕往事浮上心头。

1962到1990年动荡岁月 林战生无怨无悔

1962年到1990年对砂拉越是充满动荡的岁月,在负责维安工作的警察眼中,那是充满混乱的年代。地下组织人员一开始反对英殖民统治,后期则是反对大马的成立(他们认为,大马的成立是新殖民主义的产物)。

退休前,警阶是副警监(DSP)的林战生在1964年加入警队,受聘为合约警长,任职的单位正是得与地下组织分子打交道的政治部。今年83岁的林战生去年9月推展他的英文版回忆录《沉默的捍卫者》 (Silent Defenders),书写砂拉越长达27年的动荡岁月。林战生原本想把这本书名为《我的回忆录》,在爬梳翻滚的回忆时,他意识到当年若没有他们这一群战友的相互扶持和团队精神,当年的剿共行动是难以成功。也思忆起有一批战友在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时,有人因战斗而受伤,甚至导致终身残疾,也有人因此失去生命、失去家庭等,最终决定把书名定位《沉默的捍卫者》。

林战生(左)和妻子蔡金治展示他的著作《沉默的捍卫者》。

“我们这群为了工作,默默耕耘的捍卫者,一生无怨无悔!”眼前的林战生用柔和的口吻向我追忆当年一桩桩惊心动魄的惊险事迹,我也从他坚定的目光中看出他并不后悔当年投身警队,期间还得忍受被人用“走狗”来羞辱。

“敌人”爱国精神可取

又是如何看待当年这群参与武装斗争的人士?出乎我意料之外,林战生并未完全否定,反而告诉我这群人的爱国精神是可取的,但他们在砂拉越参组大马后非但没有放弃,还继续与政府对抗并进行武装斗争,也因为一小撮领导人的错误决定,使砂拉越陷入动荡的时代。

 “直到1990年11月3日,残余的北加共分子放下武器重返社会,我们这群沉默的捍卫者才能和人民一起过安宁的生活。”

林战生的回忆录《沉默的捍卫者》新书于2023年9月15日推介面世,邀请砂副议长拿督依德里斯布安(左)为新书主持推介礼。此书获得石联埠区议员米罗西姆(右)倡议书写,并赞助印刷费。

阴差阳错挽回儿性命 遭人伏击死里逃生

与其说是访问,更像是长辈跟我这个后辈说故事,我听得入耳,林战生的妻子蔡金治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在一旁聆听。枕边人的工作在当时是高度危险,分分钟还有性命之虞,蔡金治却用傻来形容自己,因为她根本不懂得害怕。或许该说,这种傻在当时也是一种福气,否则以林战生多次被埋伏的惊险,担惊受怕的日子足以让枕边人夜不能寐。最惊险,也险些夺去林战生性命的一次,蔡金治不但全程经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拿枪,也是毕生难忘的那一次。

林战生年轻时在诗巫─民都鲁路52哩执行特别任务时,在山林中留影。

1971年7月31日,一个平静的周六早上,因为护士交代蔡金治是时候为两人当时才4个月大的长子林克胜长更换一种配方奶粉。由于在石隆门买不到,于是林战生就驾驶他的白色Volkswagen载妻子准备到古晋购买。早在数个月前,林战生已知晓他被地下组织的人员盯上,也一直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出发到古晋之前,职业练就的敏锐度促使林战生悄悄带上装了6发子弹的手枪,并把手枪藏在妻子携带的大包包中。这已是53年前的事,蔡金治回想起,直呼这一切是神迹。原本她是抱著长子一同出发,但不知怎的,克胜一被母亲抱上车就狂哭不止,任凭如何安抚都止不住儿子的哭声,帮佣见状便让他们留下孩子由她协助看顾,就是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克胜逃过一劫。

在《沉默的捍卫者》的新书推介礼上,众嘉宾翻阅书籍,回忆砂拉越走过的动荡岁月。

右眉胸部中弹

从住处开车出发还不到20分钟,大约是到石隆门乌梭在某个拐弯点就传来巨响,蔡金治还以为是爆石声,“那是枪声!”,林战生沉著应对,嘱咐妻子递枪,他知道此时沿路有人埋伏,准备狙击他。在开枪反击中,枪手的其中一枪的散弹击中林战生的右眉并击碎他的太阳眼镜,导致碎片插入眼睛,散弹也嵌入其头骨,另一颗散弹则擦过他的左胸。此时的林战生已浑身浴血,鲜血也模糊了他的视线,车子还失去控制,一路打滑并直冲十多尺深的山谷,最后因撞上电话柱才止住去势。

蔡金治在丈夫的指示下高呼:“你们敢下来我就开枪!”她隐约听到穿类似工人装的这批人在说:“她也有枪”,在山谷下呆了好一阵子,确定这批人已散去,林战生才连爬带拉的回到地面。拦了好一阵子,终于有好心人愿意停车载送林战生到警局,再由警车一路护卫送到医院抢救。

林战生的一双儿女及干女儿翻阅书籍,了解父亲曾经经历的不平凡一生。左起是次子克贤、女儿克敏及干女儿胡梦馨。

和父开玩笑“名字取得好”

“当时我的上司韩丹希叻到医院探望我,询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告诉他,我唯一的要求是要派警察全天候守护我。不是因为我害怕,而是医院是公共场所,随时都可能有人埋伏。”手术保住了林战生的性命,面对来到医院探望他的父亲,林战生还能用开玩笑的口吻告诉父亲:“别担心,你给我取了一个好名字,战争都可以生存下来。”父亲听后,知道儿子身心都无恙后,微笑离开医院。

林战生是早产儿,当年出生同样是惊心动魄,出生时因脐带绕颈而一度难产,好不容易分娩后又不会哭,好在产婆大力拍打他的屁股,哇哇大哭,划破了宁静的产房,也让在场的人松了一口气。出生第三天,日军就轰炸古晋,虚弱的林母抱著儿子躲在离家不远处的水沟内才保住性命,父亲有感而发,遂为他取名战生。

2017年8月,砂拉越退伍高级警官福利俱乐部成员拜访时任砂首长阿邦佐哈里(中),林战生(右二)也随行。

二度中伏 安然脱险 沧海桑田 化敌为友

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夫妻俩离家后就音讯全无,让帮忙照顾孩子的帮佣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后来在林战生出院后,警方安排用直升机送夫妇俩回到石隆门,帮佣见夫妻俩平安归来,才放下心头大石,一度紧绷的心情也借助眼泪来好好渲泄一番。

1990年,林战生代表警方与北加共中央第二分局领导人洪楚庭等见面。

妻笑言太傻 不知怕为何物

然而,险象环生的经历并没有促使蔡金治要丈夫辞去警察的工作,她笑言不是因为勇敢而是自己真的是傻,不知怕为何物。在如此惊险的环境中蔡金治没有流下一滴泪,反而是10年前出席长子克胜在加拿大三一大学的讲台上分享时,夫妻俩因回忆起当年惊险万分的情节,不自觉泪流满面。旁人或以为他们是为儿子今时的成就而感动,只有夫妻俩知道,若40年前克胜随他们上车,也许就没有今天站在讲台上的林教授了。

出院的那一个晚上,林战生没有留在家中休息,反而是跑到镇上“练习”,为的是确定自己的反应是否够敏锐,拔枪的速度是否够快!4个月后,林战生又一次受到伏击,这一次他机动性很强,立即指示司机直踩油门离去,随后再和边防侦察兵折返并穿过杂草丛生的橡胶林准备反击,但武装分子早已作鸟兽散。

辗转林战生已退役多年,如今再见也已步出森林多年的前武装分子,当年因身份不同的对立如今早已随时光流失而烟消云散,再见还能侃侃话当年,甚至互留电话号码方便日后联络。这些人当中,有者感慨当年走入森林的决定,也有人欣慰在90年代的和平行动换来他们重生的契机。

2024年5月15日,砂元首敦旺朱乃迪(坐者左九)与砂元首后杜潘弗兹雅(左十)与砂退役高级警官及他们的家眷合照。站者左九是林战生。旺朱乃迪曾在警队服务近10年,曾参与剿共的行动。(砂元首府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