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晋21日讯)大家知道吗?在19世纪中,浮罗岸地区建设许多硕莪粉工厂或加工棚,因为硕莪粉是19世纪后期砂拉越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砂图书馆昨早举办砂拉越珍藏讲座系列活动,主题为“解密浮罗岸:穿越历史、遗产与人文之旅”,主讲人杨顺来在讲座上分享,许多华商在砂拉越包括浮罗岸区建立了硕莪粉工厂,包括Ghee Soon & Co(1854年)、Teang Kee Ann & Co、Ewe Hai & Co、Eng Huat、Soon Seng、Chop Chan Chin Ann等,英资慕娘有限公司(The Borneo Company)之后在1856年也投入硕莪粉生产领域。
ADVERTISEMENT
他指出,据说,如果没有乌也(OYA)和沐胶地区的大量硕莪粉生产,詹姆斯布洛克的统治就不会扩展硕莪粉生产到拉让江以外地区。
二战前是住宅区
杨顺来认为,浮罗岸区被视为遗产区,因为当地的过去发展与砂拉越历史有许多联系,包括早期达雅人在浮罗岸区定居点,也有甘榜浮罗岸、甘榜槟榔(Kampung Pinang)及跑马场甘榜(Kampung Lumb Kuda)的马来甘榜历史渊源、浮罗岸区的商业发展如硕莪粉加工、农业、轻工业和商业。
“同时,浮罗岸区与布洛克时代、日本占领时期、殖民时期和马来西亚时代的重要事件发生有所关联。浮罗岸区无论是在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和祈祷场所及社会构造扮演重要角色,许多华人族群、方言及社团都位于该地区,如古晋兴安会馆、广惠肇会馆、咖啡店协会等。”
他也提到,众所皆知,该地区长期以来以各种类型的美食而“著名”,但大家是否知道,大部分道地美食是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在之前,该地区主要是住宅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