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接到友人發來配有圖片和視頻的訊息,她很緊張地對我說,昨晚詩巫某住宅區又發生劫案。當時剛起身,但自己並沒被嚇到,仍然很淡定,先喝口溫水再慢慢的查看圖片及視頻,以確定事件的真偽。
ADVERTISEMENT
視頻裡有一名土著男子說是住家發生劫案,但有多年採訪警方和意外新聞經驗的我看了圖片及視頻後,直覺告訴我那並非劫案,而是破屋行竊。
果真,聯絡了事發地區管轄的一名警官後確認那是一起破屋行竊案件,但因為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引起諸多誤會。
其實,有一些人分不清劫案和破屋行竊,之前有好多次在警局外遇到一些聲稱家裡或自己被打劫的“受害者”,當他們進入警局報案,查案官問清楚後方知他們並非被打劫,有些是家裡進賊,有些是遭扒竊。
破屋行竊一般是指住戶晚上睡覺,或外出不在家時,竊賊潛入屋裡或辦公室偷走財物。劫案則是打劫或行搶,是以暴力或威脅方式奪取他人的財物,兩者是有分別的。
過去有一些人家裡進賊,卻通過社交媒體發放消息指被打劫是不對的,會引起誤會,甚至是恐慌。在網上發佈錯誤的消息等於是散播假消息、假新聞,同樣也會觸犯通訊與多媒體法令條文,將會受到警方調查或被提控。
隨著科技和網絡的發達,資訊日新月異,每天網絡上有各種信息,看得人眼花繚亂。現今使用網絡的人不斷增加,使我們的生活都在信息氾濫的日子裡度過。
無可否認,網絡的普及,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上帶來許多方便。但是相反地來說,過於氾濫的資訊,尤其是負面資訊、假新聞,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甚至引來社會或治安問題。
網上每天混雜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好的也有壞的,有些信息能帶給我們正確的知識,提升我們的知識,但是亦有虛假信息會影響我們的觀念和思考,進而錯誤引導我們走錯方向。有鑑於此,我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假信息帶來的危害。
(星洲日報。砂拉越。評論。作者:黃明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