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古晉140公里的拉招(Lachau)鎮,是一個繁華的路邊集市,也是人們熟悉的中途驛站。
與西馬南北高速大道遍佈休息站不同,毗鄰在大道旁的拉招,成為川行砂拉越北中南的道路使用者選擇的休息站之一。絡繹不絕的過路客,推動拉招的經濟。
ADVERTISEMENT
在泛婆大道通車後,拉招不僅留住過路客,也因為路途縮短迎來不少專程從古晉及西連等地前往購買土產的客源。無論是早晨或午後,來往車輛多,停下歇腳的路人也多,非常熱鬧。
泛婆大道的開通,吸引眾人慕名而來,專程前往購物及享受美食,讓拉招迎來另一個春天。
週六週日人潮較多
拉招盛產土產、本土稻米及零食,各種新鮮漁獲也製成燻魚、醃魚、鹹魚等不同產品,還有極具土著特色的手工藝品。
早在泛婆大道通車前,幾乎所有羅裡司機、旅遊巴士及長途巴士,會選擇在拉招停車休息,還有許多私家車不只中途休息,也順道購買土產。
這裡的生意多由華人經營,長屋村民就會在五腳基及土產市集擺賣採集的土產。鎮上客源來自四面八方,各族群都有。
拉招茶餐室東主兼拉招華人社區領袖本固魯李冬仙表示,泛婆大道的通車及方便,帶動南北走向車流量,也帶來許多人潮及流動顧客,拉招不僅是人們停車休息、填飽肚子的停靠站,也是購買土產及農產品地點,尤以週六及週日人潮較多。
周邊地區盛產本地農作物,例如本地姜、水果和本地米等。拉招還有從板督地區運來淡水魚蝦,最著名是醃製的幹醬魚(Kajong)、沙巴魚(Sapa)及鯰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上百條。
印尼人到鎮上採購
李冬仙說,拉招靠近印尼邊境,經常看到不少印尼人到鎮上採購用品,也帶來不少印尼手工藝品等來販售,若未來該處開闢邊境關卡,料將迎來另一波發展。
他說,目前拉招有20間老店屋,從1972年間開始營業,多為雜貨店及飲食店。新店區同樣有20間,包括超市、雜貨店及飲食店。隨著地區蓬勃發展及人潮高帶動經濟,目前也有一些新店在興建。
在經濟活動蓬勃發展的同時,拉招也期望未來有更多設施,包括政府診所、學校、銀行及消拯局。
李冬仙說,拉招目前屬板督縣公署管轄範圍,若要辦理政府事務就必須到板督,往返就需32公里路程。同時,鎮上也只有提款機,欲辦理銀行事務,例如匯款及存款,就要到成邦江,來回路程100公里,對拉招居民很不方便。因此,作為一個欣欣向榮的市鎮,他希望拉招基礎設施能更完善。
五腳基農產攤位是特色
拉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五腳基農產攤位。
拉招農產品市集在2至3年前設立,安頓原本在商店區販售的攤販。儘管目前檔口已超過100個,仍無法完全安頓所有攤販,仍有不少攤販在商店前擺賣水果。當局計劃繼續擴建農產品市集,以容納所有攤販。
不過,遷移至農產品市集的攤販均異口同聲說,以往在商店五腳基的生意更好,因為民眾在用餐後都會逛逛,隨手購買一些農產品。遷至新址後,雖然與商店相毗鄰,但許多人嫌麻煩不會專程前往,流失不少客戶。
攤販阿霞受訪時說,以往不少民眾會購買漁獲,但現今生意量少了至少50%,甚至更多。
泊車位不足影響生意
攤販詹和運也說,泛婆大道開通確實為拉招帶來更多人潮,不過因為泊車位不足,加上市集前沒有停車位,導致生意受影響。
“大部分人都選擇到老店用餐,吃了就走,不會特地過來。除非當局能增設更多停車位,否則很難帶動市集的生意。”
詹和運主要販售服飾及飾品,在拉招擺攤16年,見證拉招輝煌及發展。他說,現在交通確實比過去發達,但經濟卻不比過去好,農產品及特產生意受歡迎,但其他商品則的銷售量則下降。
不過,詹和運說,泛婆大道開通後,確實也帶來旅遊熱潮,尤其是週末旅遊巴士專程從古晉及西連等到斯里阿曼,或前往斯里阿曼附近的教堂朝聖。
他認為,拉招及周邊地區也有一些值得開發的旅遊賣點,包括農產品及手工藝品等,希望當局能進一步發展,讓拉招也能搭上發展列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