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易怒有暴力傾向.我家有個小魔王



主持人,
您好!我的小兒子今年9歲。他非常的聰明,但是情緒多變,煩躁易怒。他的性格也非常固執,做事情時也容易感到灰心喪氣。我常常為他時常亂髮脾氣而感到擔憂。每當他亂髮脾氣的時候就會張口罵人,抬手打人或砸壞家裡的物品。有時候他本來心情很好,但出乎他預料的事情一出現,他就開始罵人或打人。
ADVERTISEMENT
這種情形常常發生在家裡,當他的哥哥把他喜歡吃的零食吃完,又或者拿了他的東西,他就會暴跳如雷,動手打人。他在學校裡也成為了“知名人物”,我也常常因為他的暴力行為被請到學校見校長。只要是班上同學惹到他生氣,他就會和他們吵架或動手打人。在課堂上也會和老師對嗆,就算老師每次私下開導他,會有一陣子的平靜期,但沒隔多久又故態復萌,而且每次都把責任推給別人。
幾個星期前,他正在玩手機遊戲,我讓他停止打機。他開始嘟嘟囔囔地發牢騷,但是,我仍然堅持不讓他繼續玩。後來,他滿臉漲得通紅,不斷的用各種髒話罵我。他邊罵的時候還想要動手時,我趕緊躲開。我嚇呆了,我沒想到他既然可以如此變得嚴重。一旦他發起脾氣來,我根本無法與他講道理。
我和丈夫曾經罵過、打過甚至還威脅過他,仍然無計可施。主持人,我該如何幫助我的孩子,讓他能夠學會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呢?
無助的母親
家長管教無效.可由專家介入
無助的母親,
看了您寫來的信,我能感受到您為了小兒子的事情雖然已經感到筋疲力歇,充滿困惑和感到無助,但是您卻從未放棄幫助您的小兒子,可見您是非常的疼愛他。
無助的母親,當孩子行為偏差時,孩子身上可能同時發生幾點原因:
1.孩子的情緒總是和家庭連在一起,當家庭出現變動時,孩子的心情也會跟著起伏,如果長期處在躁動不安的狀態,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幾率也就相對提高。有些孩子的狀態與家庭無關,但他的情緒調節能力可能出了問題,導致情緒起伏過大,容易暴躁等。
評估孩子情緒是否存在嚴重的困擾,方法就是看他的情緒來時,強度多大、會持續多久,情緒與事件的對應關係是否合理。一般來說,孩子的情緒往往在幾分鐘內便煙消雲散。強度也跟事件有相關對應的關係,如果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很久,超過半個小時,強度過高(說一句話,孩子馬上暴跳如雷),都值得家長進一步注意。
2.有些孩子的自尊很低,脆弱到無法容忍別人對自己進行任何的批評,然後又用過度膨脹自己的方式在班上逞兇鬥狠、和師長對立。通常這類的孩子跟負面、否定、貶抑的家庭教育風格或是長期失功能的家庭結構有關。
3.有些孩子活動量大、自我控制力弱,焦點常放在自己身上,不在意別人的處境,也很難同理別人的心情。有的孩子則是對別人的行為或是言語,有一種負面的解讀風格,容易把別人無心的言語視為針對自己。
4.少部分天性好動停不住或者個性固執、情緒容易起伏的孩子,當有情緒或衝動時,若缺乏適當協助,有時忍不住也會出手。通常這種困擾會跟著孩子好一段時間,就算接受藥物治療,衝動行為有時也不見得會有改善,但通常年紀越大,情況會有改善,前提是父母必須提供必要的管教與協助。當孩子的暴力行為可能是以上原因時,建議最好能與心理專業人員合作諮詢,讓專家來協助。
面對您的小兒子,您可以:
1.先反省家中是否提供了孩子學習暴力的管道。如果有,家人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刻。如果孩子的暴力不是從環境中學習來的,而是偶發的事件時,通常父母嚴肅告誡並做出適當的處罰就可以改善。但如果暴力事件持續不斷的發生,就有必要了解孩子暴力行為背後的原因。
2.憤怒的情緒往往會讓孩子增加攻擊的機會。這時,您要釐清孩子情緒的前因後果,以及表達情緒的方式。透過跟孩子的對話與澄清,才能瞭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您可以明確告知孩子行為的底線以及演練如何適當表達情緒。如果孩子踩過行為的底線後,您可以進行下列的處置:
a.立場要一致:處理和孩子有關的任何問題,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的。模糊不清或是模擬兩可的態度,就是變相在鼓勵孩子攢漏洞。父母必須對問題有共同的認知,堅定一致的立場,清楚告誡孩子行為的嚴重性以及父母的底線,才能夠在面對孩子的暴力行為做適當的處置。
b.賞罰要分明:父母共同制定清楚具體的行為標準,並依據孩子的喜惡,提供適當的獎勵或是處罰。
c.後果要承擔:當孩子的行為導致他人受傷或物品損壞時,父母在處理的過程中,都應該讓孩子在旁邊看著,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尤其當有人受傷,父母向對方致歉時,也應該讓孩子在場一起開口道歉,甚至寫下道歉信。如果孩子破壞物品,應該要從孩子的零用錢中定額定期扣除物品等價的金額,讓孩子知道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付出代價。
每個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裡難免會遇到不同的挑戰,也會有沮喪的經歷。我相信您的堅持將會成為您持續幫助和陪伴孩子改變的動力。祝福您早日找到適合的方式來幫助您的小兒子。
傾聽您信箱主持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