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中砂

|
发布: 9:00am 21/08/2023

陈心洁: 忧郁症的形成 原因不止一个

林财耀服务中心举办“你还好吗?谈疫情后的焦虑和情绪障碍”讲座。

(诗巫20日讯)留美临床心理学博士陈心洁强调,造成忧郁症的原因不只一个,而是有很多原因。

她说,3年冠病疫情带来身心挑战,大家免不了焦虑,承受各项挑战,如经济危机、工作压力、忧郁症、焦虑症、家暴、婚姻危机、自杀、哀伤等。

ADVERTISEMENT

年轻人承受较大压力

陈心洁透露,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文化与健康研究室于2020年一项冠病研究中发现,年轻人的压力较年长者来得大,年龄介于18至30岁的参与者压力最大,而51岁至60岁参与者的压力则最低。

她称,很多年轻人看似没事,天天滑手机,但没人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很黑暗。疫情期间,很多父母来电反映孩子躲在房里,不愿意出房。年轻人首次面对不能去上学、不能和朋友见面、没有户外运动的情况,对他们而言很难。年长者经历比较多,知道疫情会过去,但孩子容易陷入绝望的感觉。

疫情间社交疏远令人难受

陈心洁透露,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文化与健康研究室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疫情期间,较为年轻、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以及收入较低的人更容易体验到羞耻感,不敢说出心理有问题。受研调(2021年4月至6月期间进行)的830个马来西亚公民,当中55%参与者觉得在疫情期间被大众疏远。

“这种疏远感让人很难受。人和人必须有接触,当人觉得自己孤单,被隔离、拒绝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她称,在冠病疫情期间,86%的人会向好友和亲密伴侣寻求帮助,其次是兄弟姐妹和父母。为此,你们是家人最大的医生,只有你们知道家里有谁生病,所以我们要照顾家人。

“此外,当一个人有宗教信仰,有内在信念时,不论是什么宗教,压力比较小。”

缺内在支持,易被压力击垮

陈心洁说,疫情期间,很多都是担心出来的病。当外在压力太大,又没有内在支持时,就很容易被击垮,尤其隔离时找不到人支持自己。

“2019年全国健康与疾病发病率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Morbidity Survey),马来西亚有2.3%的人有忧郁症,最高的忧郁症发生地点是布城、森美兰、玻璃市、沙巴和马六甲。此外,女生得忧郁症的比率比男生高;乡区居民比率比城市居民高;单身者比率比已婚来得高。”

无望无助易得忧郁

谈到忧郁症的原因,陈心洁说,在冠病疫情期间,整个社会弥漫一股绝望的气息。当人没有希望感时,很容易有忧郁症,本来受忧郁症困扰的人会更忧郁。所以社会里必须有人传播正能量,传递希望的讯息。

她称,如果在所住环境里被歧视,会感到被排挤、压抑,觉得缺乏机会;如果被整个社区、被社交隔离,居民不知是哪里有人确诊,心理压力特别大。

“如果再加上个人先天的情况是完美主义、脆弱,本来就悲观,很容易钻牛角尖。”

9项情况自我检测

忧郁症有很多种类,陈心洁谈到重度忧郁症。她列出9项情况,如果符合1或2,以及3至9中的4项,共5项情况,情况持续两周以上,严重影响生活功能,即有重度忧郁症。

9项情况:
1. 经常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
2. 对日常活动皆失去兴趣或乐趣;
3. 胃口不佳或食欲增加、体重显著减轻或增加;
4. 失眠或睡眠过度;
5. 精神运动激昂或迟滞;
6. 常感到疲劳或缺乏活力;
7. 无价值感或过度不适当的罪恶感;
8. 思考无法集中、注意力减退或犹豫不决;
9. 反覆想到死亡或已有一详细自杀计划。

陈心洁以艺人李玟为例,包括李玟经历过童年创伤或负面经验、缺乏自信(负面自我认知),所以透过讨好、好胜、要求完美来弥补或逃避。再加上外界的期许太大,又缺乏支持系统时,感到孤单或孤立。当压力应对资源不平衡,腿伤、癌症复发,没有人知道李玟的内心,所以情绪低落,感到无助和无望。

她称,当“我不可爱”、“我没有能力”的想法一直在脑海中浮现,忧郁症就出现了。这是负面循环,会一直循环。每一次的复发,都是一次循环。

讲座出席者合影。

心理辅导 药物 自我调养 

三管齐下 可 治愈忧郁症

“你还好吗?谈疫情后的焦虑和情绪障碍”讲座主讲人陈心洁指出,忧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目前有效的疗法是心理治疗与辅导、药物和自我调养,三管齐下。

她说,虽说可治愈,但是常被误诊,或未被发现,而延迟治疗。治疗的第一步是去找辅导员,不要觉得没有面子。

陈心洁列举成功的病例说,一名女病人从13岁到16岁就多次自杀。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接受药疗,最后治愈。她结婚了,有了孩子,且成为律师。

她辅导一名忧郁症病人两年,这名病人也接受药物治疗多年,最后在医生同意下停止药疗。该名病人最后走了出来,前往澳洲深造、毕业,如今是专业辅导员。该名病人有句话:“因为爱,所以她不再惧怕”。这个很重要,因为她感受到身边有人爱她,所以慢慢走出来。

降压可预防忧郁症

“为此,不要担心家有忧郁症病人,他们可以治愈,且还可以帮助别人。”

陈心洁强调,寻找合适的辅导员很重要,正确的药疗也很重要,当然还要病人的努力、调养,比如做运动(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有氧运动)、听音乐、晒阳光(吸收维他命D)、营养品、放松法、默想、写日记、阅读自我成长书籍、参与宗教活动、正向的信仰力量。

她认为,预防胜于治疗,降低压力可以预防忧郁症。压力源是不可控制,但压力反应是可以妥善处理。

压力的处理方式是改变负面的想法,如果能打败“我不可爱”、“我没有能力”的负面想法,很多事情都会好起来。很多事情都有两面,但忧郁症的人通常都只看到负面的。我们要避免极端、小心盲点/误区。

建议写心情日记

“化负为正的方法很多,包括回想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在身上最好的一件事,当时你有哪些特别的想法、行为? ”

陈心洁建议大家写心情日记,记录每天感恩事件。当有一天你不开心时,去看看你的日记,你会发现原来曾经有这么多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你的先生称赞你烹煮的菜好吃、小孩考到好成绩。

其他压力处理方式是平衡饮食及生活习惯、良好生活态度与目标、学习不同的放松方式。

学习表达情绪

“我们要改变能改变的(情绪管理),接纳不能改变的(童年创伤、家庭阴影等) 。我们要锻炼身体,比如适当的运动、睡前两小时不玩手机,以改善睡眠习惯。 ”

陈心洁说,我们要学习表达情绪,有些病人不懂得表达愤怒,只好藏在心里。每天为自己的心情打分数,她常让病人这么做,看看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忧郁症分数高或低,比如在和朋友外出后,心情好了起来。

她称,要有支持系统,要有5个能谈心的对象,但不要找网络朋友谈心 ,而是本来就熟悉的朋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