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安华提起了在任职教育部长期间,曾有一名来自上层阶级的父亲质问他,他把孩子送来学校是来学习的,但不是学习洗厕所。安华说起这段往事主要是他认为,学生应该负起清洗学校厕所的责任,藉此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ADVERTISEMENT
安华的建议,会不会藉由教育部颁布为政策落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也许教育部的高官们在安华回忆往事后就会认真研究落实的可行性。倒是八字还没有一撇,民间的意见也出现不一致,部分意见却也是和安华所提起的上层阶级父亲相同,这究竟是教育的成功还是我们早已把教育的定义给窄化了?
这使我想起孩子曾和我提起他的同学有一次看到小鸡时兴奋的大叫起来,但这位小男生不是因为活生生的小鸡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而感到新鲜好奇,而是脱口而出大呼:KFC!乍听之下,浮现脑海的确实是逗趣滑稽的画面。但这鲜活的例子是不是也告诉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导的仍然是停留在所谓知识的层面,匮乏的是实际的接触,更妄论是有实际的接触,更别说是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了。
当互联网的出现宛如打开孩子们接触五花八门的世界后,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甚至对他们来说不是最新和他们未知的知识,学习对他们而言,就变成枯燥和乏味了。不是说课堂学习不再重要,而是来到人工智能的时代,教育必须跳脱传统书本的框架,灌输知识的同时,更必须着重在对生活技能的掌握、对生活的感知和探索,而不是在玩乐和享受以外,对生活一无所知。就像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对鸡的认识就是摆在餐桌上的鸡肉料理,而未曾见过放养鸡上什么模样,更别说了解母鸡是如何下蛋。这也不能怪孩子们,而是家长不认为或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有接受生活教育的必要。
说回清洗学校厕所这回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学生学习洗厕所,而不是一味依赖校工,也是好事一桩,至少让学生了解,维护厕所的卫生和清洁也是学生的责任。
70年代到90年代的诗巫公教中学毕业生对洗厕所这回事绝对不陌生,大部分的学生也不会有怨言,因为当你亲眼目睹校长邢文泉修士也一手提着水带 一手拿着马桶刷在低头认真刷马桶时,一位校长以身教来教导和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不情愿吗?一位校长身体力行用行动告诉学生,厕所的干净和卫生是不分你我的,立下的好榜样,对当年还是学生的我,影响却是隽永的。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何俐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