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中砂

|
发布: 10:26am 07/12/2022

本週關注.文化.藝術:詩巫老城區走一回(上篇)

许鲁帆
早期詩巫是一座島,後來林曼岸河被改為地下水道或被填埋,“島”就不見了。(砂華文協供圖)

★詩巫,從“消失”的島開始

擁有“新福州”之稱的詩巫,早期詩巫還是一座島,被拉讓江、伊幹江和林曼岸河環抱。後來,林曼岸河多處被改為地下水道或被填埋,詩巫“島”就不見了,留下愛蓮街(Jalan Island)路名為記。

ADVERTISEMENT

本地資深導覽員本固魯蔡雄基自小在老城區長大,對這裡有份懷舊,有著許多當地老建築和老街坊歷史故事。為了讓年輕一輩對詩巫歷史、老街有更進一步認識,日前安排了詩巫老街瀟灑走一回的導覽團,見證詩巫老城區的歲月靜好。

他說,在拉惹詹姆士和查爾斯布律克時期,黃乃裳從福州先後共分三批帶來1118名福州人來到詩巫,從事大規模的墾荒工作。接著,興化和廣東墾民等也投入墾場事務,加速了詩巫的發展,人口也迅速增加。因著地方發展,只剩小部分老街舊建築保留下來。

★Sibau變天鵝

古晉有貓城之稱,泗裡街是黃梨城,民丹莪則有桔子城美譽。人們對詩巫印象,就會問為何地標是“天鵝”?

詩巫以“天鵝”作為標誌,政治領導選用天鵝,就是抱著一個心願,希望“詩巫明天會變得更好”。

蔡雄基說,當初在詩巫地標選項,政治領導本想用酸野果,貌似青紅毛丹,因為詩巫原名是Sibau,是一種野生水果的名字,早年詩巫到處都有這種野果。

“還有個神話,有隻天鵝落在拉讓江被人領養,後來詩巫曾鬧糧荒,這天鵝就引導人們找碩莪粉(sago)作為回報,後來變成用與‘鵝’同音。有人將詩巫拉讓江比喻成母親河,稱為鵝江,後來有了鵝江詩人,還有詩巫人童年印象深刻是喝鵝江汽水。”

他個人認為,不論對錯,好比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創作的童話集,裡頭提及有隻醜小鴨的故事,後來變美麗的白天鵝,給詩巫人帶來啟示。當初政治領導選用天鵝,就是抱著一個心願,希望“詩巫明天會變得更好”。像醜小鴨變白天鵝,這也是大家都響往的。

★標誌時代的運動場、籃球場與廣場

詩巫曾經歷3個階段,一是布律克王朝以“白人拉惹”身份統治砂拉越100年,二是當時二戰時期日本統領了詩巫3年零8個月,三是拉惹過度到英國,1948年後成為英殖民地,直到1963年砂拉越與馬來亞共組馬來西亞。

他說,早期愛蓮街一帶是泥沼地,當時英女皇為了紀念她父親,將這裡建設的運動場,稱為喬治六世國王紀念場。隨著詩巫地方發展,後來拆除改作敦端姑布章廣場,做為婆羅洲文化節和國際定點跳傘的活動盛事,為詩巫人提供一個消遣好去處。

他也說,當時在沒有民眾會堂的時代,詩巫哥斯威律的少年俱樂部籃球場早期負起重要的娛樂作用,主辦歌唱賽及球類活動,是當年培育許多籃球國州手的搖籃,也誕生了不少歌王歌后。自從有了民眾會堂,這座籃球場也被拆除成為歷史。

他憶起,當時還有詩巫休閒俱樂部成立,讓政府公務員有個享樂地方。在英殖民時代,許多老外在這週末無所事事,就來這裡跳交際舞、喝酒打橋牌、桌球。在入夜時分,租下場地有個西樂隊伴奏,跳舞喝酒。後來,這場地拆除後,聳立起這座離地高126公尺高的三洋大廈,目前是詩巫最高建築物。

三洋大廈和敦端姑布章廣場作為詩巫老城區導覽首站。

蔡雄基表示,詩巫每條街、路名都有典故。以愛蓮街為例,見證了詩巫早期是座島。當時,甘榜艾蒲、甘榜拿督、甘榜南甲這些早年已存在的甘榜,其路名一直保留至今。可以想像詩巫老城區早期是馬來人、馬蘭諾和伊班人居住的小部落。街道以甘榜為路名,這代表歷史不能騙人,路名的存在與當地是有連帶關係。

本地資深導覽員蔡雄基(左)生動的解說,博得陣陣掌聲。
參與者和砂華族文化協會成員在導覽結束後合影。前排左起是林恩信、馮俊皓、高景暉和高景偉。後排左起是林禮長、蔡雄基和張聰。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