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巫13日訊)道路命名要經過一道道程序,不是說換就換,也沒那麼簡單。
詩巫市議會主席丁永豪受訪時指出,他不清楚詩巫中譯路名由來,只知道早年的議會秘書處在中譯路名擁有很大權力。目前市議會總務組其中一個事項就是負責道路命名的工作,而市議會一般通過和接納路名後就可使用,惟詩巫人口以華人居多,一路來需要中譯路名。
ADVERTISEMENT
他說,全馬的地方政府在中譯路名事項上沒有一套標準,路名翻譯也沒有一個準確譯法。因此,市議會沒有特設“中文路名”小組,只曾對一些中文路名規範有過非正式討論。
丁永豪透露,市議會當時有意成立路名更換小組,提出數箇中文路名要“正名”的看法,惟他當下拒絕,後來就取消了。
更換路牌需3市議員簽名
針對去年“嗨浪路”和“正開路”的路牌鬧烏龍事件,丁永豪稱,詩巫市議會已決定日後更換該議會轄區的路牌,需由3名市議員簽名通過,分別是總務組主任多納和副主任林倡源,以及工程與交通組主任丁華新。
他稱,早前將現有巴拉路和烏也路更換為“黃順開醫生路”和“阿爾比努斯修士路”,是經過砂州地理命名委員會同意後更換,也需要冗長時間等待。一般更換路名若涉及政治人物名字,多數會由砂總理審理,阿爾比努斯修士路則屬於特殊情況。
丁永豪說,若涉及道路換名或建議新路名,相關單位可直接與市議會交涉,但還是要按照程序進行。經小組討論後,市議會協助致函砂地方政府部,再呈上砂州地理命名委員會。
他表示,現階段更換路名的新路牌都會附帶舊路名,新開發的住宅區或商業區新路名主要由發展商提出。經市議會通過和接納就可接受,再按照程序呈上砂州地理命名委員會批准。
丁永豪強調,雙語路牌在詩巫從來不是一個課題,是詩巫人的驕傲。各地方議會對於使用單語或雙語路牌都有不同安排,沒有統一做法。以詩巫為例,因為華裔人口居多,一直以來使用華巫雙語路牌,也成為詩巫特色。既使是甘榜地區,馬來路名也會加上中文路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