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精神病患家人.病汉扛起生活的难



病汉家贫心不穷,尽管自己命途多舛,人生路崎岖,也尝尽人情的冷暖,却展现出人性光辉的一面。
孝顺的他一手扛起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弟弟,成为当今现实社会与家庭伦理美德的典范。
ADVERTISEMENT
获援助不忘回馈社会
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两年多来受助于慈善团体,不愿永远当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捐款回馈社会,让善的循环继续温暖人间。
45岁的鲁哈宋,是一名不平凡的柏拉旺族男子汉。
2022年3月11日,美里慈济十余名志工来到杜当徙殖区第6期迪沙拉斯,为照顾户鲁哈宋清理长满野草的空地,准备盖新屋,早晨刺耳的割草机声音,划破原本宁静村落。
话说这户家庭,还得从两年前谈起……
多年来,鲁哈宋带着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和弟弟漂泊异乡,当年鲁哈宋自己亦不幸病倒,无法工作。 他刚完成手术,伤口还未痊愈,返回美里后,因为投靠亲人无门,只能忍痛与冒险动手搭建简陋的房屋安顿家人。

精神问题造成常搬家
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马来西亚美里联络处慈善组组长钟明瑂透露,事缘鲁哈宋的母亲莱漫和弟弟布莱恩,经美里医院精神科医生提报给慈济。因为他们的住处偏远,当年志工是跟随医生到家里探访及评估,才发现他们面临的困境,尤其是扛起家计的鲁哈宋刚完成手术,没有能力一人搭建屋子以安顿家人。
2020年8月9日,慈济志工开始为鲁哈宋建房屋,可是,这间小木屋于同年的年杪被一场无情大火烧毁。


后来,鲁哈宋一家三口就到外面租房间,就因为母亲和弟弟的精神状况影响到其他的房客,所以在一年里,慈济志工就帮他们搬迁了4次家。
鲁哈宋人生路坎坷,照顾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已经很不容易,岂料弟弟于2018年也患上精神病。更不幸的是,鲁哈宋被诊断出胃部长了一颗小肿瘤,于2020年6月26日在砂中央医院完成肿瘤切除手术。
“我发病时痛到感觉就要昏死过去,当时有人叫救护车到我工作的地方,把我送到医院…”其实,鲁哈宋的腹部疼痛已经数年,因为还能忍痛楚,就不当一回事,直到2020年2月22日开始出现剧痛,服药也无法减缓。
感恩很多人伸出援手
鲁哈宋来自峇南内陆弄特拉旺之柏拉旺族,于2013年带母亲前往古晋寻医治疗,随后就在当地工作。两名家人先后罹患精神病,成为鲁哈宋沉重的包袱,妻子因无法接受家中有精神病亲人,夫妇俩产生矛盾而离异。
鲁哈宋完成手术后,一家人于2020年7月杪由表姐哈娜妮接回来美里生活。然而,两名患有精神病的家人不容易被亲属接受,另一名表姐也不愿意收留,鲁哈宋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搭建屋子,与母亲和弟弟居住。
手术后暂无法工作的鲁哈宋,原本只靠福利局提供给母亲和弟弟的微薄援助金过生活,还获得美里慈济的生活补助,暂时松了一口气。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群陌生人会来帮助我们,我非常感恩。”
“当我感到很压力时,就用工作来忘记一切,我不能因为压力而倒下,否则就无人照顾母亲和弟弟了。”
身为基督徒的鲁哈宋,圣经解开了他不少心结,而教堂亦成为他的心灵寄托。
“我去到那里都随身携带圣经,难过的时候就会翻开阅读。”
鲁哈宋坦言,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不如意,是上帝给他的考验,他要一一跨越。
慈济及杨建利助建屋
美里慈济负责人沈慈洹提到第2度为鲁哈宋建屋时披露,原本木屋须耗资三万多令吉,后来在经过实业家杨建利协助下,建筑费减半,杨建利不但赞助部分建设经费,也协助监督建屋的工程。

志工除了清地,也协助运载建材,大家齐心合力希望尽快给鲁哈宋一家有个安顿之所。
耗时约两周,木屋终于建竣,鲁哈宋在志工的陪同下,前往美里医院精神科接母亲及弟弟出院,一家人手牵手,欢天喜地步出医院,终于可以回家团聚了。

志工苏春兰非常感恩美里医院,这期间收留鲁哈宋的母亲及弟弟,让两人有地方暂住,而鲁哈宋本身则在亲戚家暂住。
木屋建好后,鲁哈宋从亲戚家狭小仓库搬出一家3口的家当,鲁哈宋终于摆脱寄人篱下的日子。
志工除了协助搬家,也为鲁哈宋一家送来了床褥及桌椅等家具,志工合力一起清扫新屋,并安装好太阳能灯,以便让他们一家三口能安心入厝。
鲁哈宋是一名懂得感恩的人,因长期受助于慈济,如今也捐款回馈慈济,充作美里静思堂建设基金,同时,也到慈济环保站整理回收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