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讀詩:孫春富校長的詩和遠方



中國文化,因唐宋以來詩情詩意的浸透,悠悠千載,精萃族魂,延綿不絕,震古鑠今,馥郁清純,華章絕倫。中華兒女,因詩仙詩聖的吟唱勁書,志存高遠,壯情激越,清澈陶然,氣勢磅礴,千折百轉,落英繽紛。李白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蘇軾大江歌罷,引出古今多少風流千古!優美的詩歌,流出了一條中華文化奔騰不息的大河,躍動滔天巨浪,映射七彩霞光。不僅驚覺了納蘭容若,倉央嘉措,那遜蘭保,也跟隨中華兒女遷徙的旅程,在海外步步生蓮。就這樣,翰墨情懷,詩創的熱誠,在中國之海外,砂拉越犀鄉,在華族文化人心中汩汩湧動。
ADVERTISEMENT
當砂拉越的翠鳥唱醒綠意搖盪的清晨,暖暖的陽光乍洩溫馨的百葉窗,桌上一杯咖啡飄香,孫校長的詩集《翰墨情懷》捧在手上,不經意間,又一首詩一幅畫,鋪開呈上。
詩如其名,孫校長的詩集更多地在傳遞一種高雅的翰墨情懷。詩集收錄了情感篇、節慶篇、廟宇篇、政治篇、日常篇、疫情篇六個層面,每頁都是一首詩一幅畫的合體,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相得益彰,從形式上就讓我們感覺春風拂面的清新,露華欲滴的清轍。每一首詩都有日常出奇的心靈觸碰,生活凝鍊昇華的哲思。不拘泥於對仗工巧,平仄韻規,倒像一株久經風霜的老樹,遇春發新,抽絲吐綠,就這樣把中華詩情的種子,播灑在犀鄉吐芳。孫校長以獨到的發現美的眼睛,嚮往詩的心靈,搖曳<7740>砂拉越的希望與理想之光,化身一個歲月的旅人,記錄人生的美好與新奇,迷惘與堅強,悲憫與希望。以數十年人生奮鬥的體驗,舒解豐富曲折的人生況味,大愛無疆,把寂寞變成孤獨,把孤獨變成自由,插上心靈的翅膀飛翔。
孫校長的詩也是在同自然、與風俗、與文化、與自己、與他者對話,或叩問上蒼,一遍又一遍。時而把人生的課題化為哲學,時而把堅守化為希望。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孫校長也是中國文化中的儒者,拿起教鞭,志在學校教育;放下教鞭,操持社會化育,用詩來照亮砂拉越的文化與靈魂,抹彩砂拉越多元文化,令人讀後治癒、救贖、淨化,更喚起我們把聚焦的目光,看向遠方。讓人明白,卻原來,再平淡的生活,哪隻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