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清永看網球(下篇). 政府大力支持資助 . 砂網運漸入軌道




砂拉越網球協會2001年克服爭取種種困難,成功舉辦ITF砂首長杯網球賽開始,直至冠病疫情前,幾乎每2個月就舉辦一項國際賽事。這不僅讓砂古晉成為網球運動重要一站,現今不少活躍在網球各大賽的職業選手,均曾來過古晉參賽。
ADVERTISEMENT
每年400萬外匯收入
網球賽不僅成功將砂列入網球賽事地圖上,更直接及間接帶動砂各相關領域發展,包括航空、酒店、飲食及運輸業,以及旅遊業,估計每年為砂帶來總值400萬令吉外匯收入。
砂網球協會主席拿督劉清永認為,至今各項成就,離不開砂政府大力支持及資助,讓砂網球協會擁有世界水平的網球場設施,也是全馬唯一擁有自身網球場的協會,其他州多屬政府或俱樂部所擁有。
“推動網球肯定經歷種種艱辛過程,從零開始到取得一定成就,種種困難及挑戰,均要想方設法尋找解決方案。”
“更重要是,無論是主辦國際賽及網球培訓班,贊助商永遠是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及經費來源。缺乏贊助經費,任何協會均難以取得原本預定的目標,希望有更多熱心團體及機構慷慨贊助,讓投身推動運動的志願人士獲得鼓勵,後顧無憂專注將各項運動發展做到更好。”
網協辦事能力有口皆碑
砂網球協會承辦賽事能力有口皆碑,無論是場地設施及選手安排上的舒適感,均讓30個國家及地區教練及選手讚不絕口,20年來不間斷連續帶隊來參賽,包括美國、非洲、德國、英國、荷蘭,瑞典、瑞士、法國、比利時、羅馬尼亞、印度、俄羅斯、敘利亞、伊朗、烏茲別克、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巴基斯坦、越南、新加坡、印尼、泰國、菲律賓、臺灣及香港等。
系統培訓 心態正確 . 砂可培養更多健兒
劉清永說,砂可再培養多一個阿斯里末祖基,但前提是必須有系統化訓練、營養攝取,還有家長及球員們的思維心態。
東方人體格處弱勢
東方人傳統上體格處弱勢,高大的西方選手憑更大腳步及手臂長度,在網球場上佔優。東方球員憑敏捷速度及技巧,仍能一較高低,如以往曾一度高居世界第2的張德培。
調整營養 縮小差異
體格上差異,可從小在日常營養攝取中作出改變。現今中國、泰國及日本已迎頭趕上,不少人高馬大的選手已嶄露頭角,足以與西方選手抗衡。
培訓方面,劉清永舉例,曾陪同女兒到加拿大集訓3星期,居住在朋友教練家中,每天規律的清晨5時30分起床,6時吃早餐,6時30分開始走路到網球場訓練,中午休息2個小時,下午繼續訓練,日復一日的高強度培訓,選手自然有優秀表現及成績。這也是為何砂網球協會一直爭取機會,讓旗下選手有機會外出培訓原因。
學打網球適合年齡 . 4歲起就可展開培訓
學習網球的適合年齡,其實從4歲就可展開迷你網球培訓,主要是訓練小孩子的手、眼及身體協調性。
練基本功 至少需10年
一般上需要至少10年基本功,才能培養不錯的網球選手,所以越早參與正規培訓越好。
砂網球協會在疫情前,已有將近20名4歲至5歲小學員,下午5時至傍晚6時30分訓練,這是比較適合初級球員的涼爽天氣,下午3時30分至5時是進階球員訓練時間。
與鄉區學校合作
砂網球協會推廣網球運動未停下腳步,2015年就開始下一步部署,開始與鄉區學校合作,並安排近20名好苗子入讀達萬體育學校,提供網球專業培訓,且從學費、住宿、交通、膳食及培訓,所有費用均一律包辦,全額贊助,讓學員專心受訓。
“培訓計劃不僅在古晉進行,未來計劃在全砂進行,目前已在美里遴選10數名選手,但由於種種限制,目前仍需自行付費,相信未來將會改變。”
村童服從度更高
砂網球協會一開始是以城市周邊地區為主,被動式吸收球員,讓子女學習網球的家長主要是中等階層,以網球為職業的決心不大。近年來時代發展,家長及球員更有自主式想法,培訓工作上有了許多變數。
劉清永認為進入鄉區正是時候,也是成熟時機,因為城市地區參與網球運動的中等階層父母及子女,有較多外在因素干擾。相較之下,鄉區小孩子服從度更高,推動鄉區網球苗子發展,也能進一步推廣網球運動發展。
對他而言,網球不僅是運動,網球選手可憑這平臺及人際網絡,走出不一樣的人生方向。
正如砂前職業網球好手阿斯里末祖基,憑網球運動,從小甘榜走上國際舞臺。網球,不僅提供他不一樣的機會及平臺,也改寫一生。因此,劉清永期許未來,砂能栽培更多的阿斯里末祖基,走向世界。
(新聞來源:砂拉越星洲日報。張猷傑/報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