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專科顧問溫啟元醫生/供稿
ADVERTISEMENT
傍晚6點,結束忙碌的一天,我正在驅車回家的路上,手機傳來急診室的電話。
“一位胸悶的掛急診病號的病患,突然在醫院門口倒下,目前正在進行心肺復甦術(CPR)。”急診室醫生急促說道。“ECG顯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我即刻迴轉,用最快的速度趕回醫院。穿過等候在急症室外,滿臉焦急家屬,直奔急診室的紅區(Red Zone)參與搶救。
病人的心電圖除了顯示急性心肌梗塞之外,還不時併發惡性的心室顫動;且血壓偏低,呼吸急促。簡單檢查之後,我迅速給病人增加藥物,以期能儘速穩定的情況。經過初步的超聲波檢查(Echocardiography),顯示左心室功能低於25%。
“天啊!”我暗想。“怎麼這麼嚴重?”
臨床上,此類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源性休克定義為Killip IV等級,是所有等級裡最嚴重的級別。儘管經過治療,30天內的死亡率依然高達10至20%。現階段我必須讓家屬具體明白病人目前的情況,而且唯一能提高病人存活率的辦法,就是馬上進行緊急冠狀動脈導管手術,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
病患有糖尿高血壓
病人今年60歲,男性,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且長期吸菸。聽完我的敘述,病人太太激動表示,其實病人有胸悶症狀已超過一週。但礙於冠病疫情,一直很抗拒到醫院或診所求診。此次如果不是因為病況嚴重,估計也不肯到醫院就醫。
怕染冠病拒就醫
聽罷,我是一陣錯愕,類似的情況在過去一個月已經發生了3次。前兩次都是因為病人懼怕冠病疫情而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時間,造成愈後不良或死亡。這讓我想起,之前某醫學期刊上的一篇探討“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全球範圍內為何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極低?”的文章,其中就寫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病患懼怕到醫院,從而錯過最佳的就醫時機。甚至有一部分病人到最後都來不及就醫!”
很顯然,眼前的病人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有一部分心臟的心肌可能已完全壞死。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第一時間通過導管手術將阻塞的冠狀動脈用球囊或支架打通,以便降低心肌的缺血負荷,確保心臟功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病人情況危及,不容再有些許猶豫。病人太太在充分了解病病況嚴重程度和手術風險之後,即刻簽署緊急導管手術同意書。
慶幸的是在麻醉科醫生的協助下,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阻塞的冠狀動脈用支架打開。術後,病人也很快被送到加護病房進行後續治療。雖然導管手術成功,但是病人能否完全康復還言之過早。導管手術只是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第一步;如前所述,心臟功能的康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治療的時機。當然,導管手術之後的心臟康復及重建計劃(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也非常重要。
疫情爆發至今,冠狀病毒病(COVID-19)對全球各國,各階層、行業等影響甚遠,尤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甚至超出了疾病本身;在還未找到有效治療手段和預防措施之前,這種影響將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日常。
因此,可以預見這位心臟病患將有一段漫長艱辛的康復之路;尤其在病發後的首30天裡最為關鍵,我有責任讓讓病人和家屬明白,並充分了解這一重要訊息。
作為心臟科醫生,尤其在面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病患時,確實很難預測病人未來心臟功能的恢復程度,也因此我經常提醒病人及早就醫和治療的重要性。當冠狀動脈阻塞程度嚴重至發生心肌梗死時,除了必須通過支架治療阻塞的血管之外,梗死的心肌部分還得靠額外的藥物治療,而且往往都不能百分百痊癒而併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
■醫學小常識■
1.心臟康復及重建計劃(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通過個體化康復程序,提高和維持心血管健康,並達到理想的身體,心理,社會,職業和情緒狀態;該過程包括通過心臟危險因素的確定和處理,來促進和實施二級預防(預防疾病的發展和再發作)。
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是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症,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指心肌收縮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同時出現肺循環和體循環淤血的表現,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