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晋1日讯)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具有历史、育人无数的短廊中华公学重建筹款甫展开,便得到热烈响应,尤其是一些热心校友及母语热心民众,更是自动献上建校基金义款。
热心人亲临学校视察
ADVERTISEMENT
这批热心人士更是趁着昨日周日之便,亲临短廊中华公学视察,了解学校的发展前景、筹建进展及填士情况。
作为身兼筹建委员会主席的短廊中华公学校董会主席李思兴,对他们的义举深为感动。
他说,令他最为感动的是,校友林细妹(邓民权夫人)在闻悉该校正寿款重建后,亲自到短廊寻找学校的负责人,欲献上建校基金。
昨日献上建校基金者除了林细妹(6万令吉,一间课室)外,尚有本曼查刘石星(6万令吉,一间课室及1万建校基金)、CTS Builder有限公司(1万令吉)、枝友李木贵(6万令吉,1间课室)、校友兼校董温东尼(6万令吉,一间课室)、校友兼建校委员会秘书刘细畅,优富有限公司(6万令吉,一间课室)、刘天亮(6万令吉,1间课室)、Rich Province有限公司(6万令吉,一间课室)。
-------------
1.94亩政府地纳校园.建行政楼 多用途中心
短廊中华公学校董会主席李思兴说,泛婆大道的兴建把校地征去3点,于是校董会便着手向政府申请,把毗邻的1.94亩政府地段纳为校地,这项申请获得政府批准,但必须缴纳逾百万令吉的地税,后经过校董会的陈情,地税减为50多万令吉,这笔款项已付清。
建泛道 遭征3点大校地
在缴清了地税后,非常幸运的是,校董遇到了及时雨,承建这段道路的承包商,本着支持教育发展之心主动向校董会伸出援手,义务的、分文不收的为校董填土。校董同仁对有关承包商的义举深为感动。
如今,填土工程也已顺利完成,为建校大业推前一步。
李思兴指出,在获得毗邻政府地段后,校地已从原本征地后存下的74点增至2.68亩。在全套发展计划下,将兴建一栋四层楼,拥有24间课室的教学与行政大楼,以及一栋多种用途中心,但校董会将优先兴建教学与行政大楼,以应付及时之需,解决燃眉之急。
为确保这项百年树人大业得以成功顺利推行,他垦请商翁与仁翁善长、学生家长、校友积响应,携手发挥群体力量,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的精神,合力完成这项百年树人大业,让莘莘学子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求学,惠及代代子孙!
------------
李顺兴献地.短廊中公建于1936年
短廊中华公学于1936年筹建,由先贤李顺兴先生热心献地落成开课的短廊中华公学,原名振民学校,校地只有77点。
日本南侵期间被迫停课,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复办易名为短廊中华公学。
从先贤李顺兴先生献地筹建开办迄今,如今已经迈入了第85个年头,85年一路走来,短廊中华公学有辉煌的时刻,也有低潮的时期。
随着近年道路建设网络的完善,以及乡村发展所迎来的人口回流,必将迎来新的春天,学生逐年增加已经让校董会看到未来发展的前景。
在迎合当前发展的同时,校董会也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的发展奠下根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