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百万富翁

那年头的香港与我们很亲。许多成语是《老夫子》教的,许多历史人物是从TVB连续剧里认识的,小叮当是说粤语的。冠杰国荣艳芳朝伟像住在隔壁家的冲凉房。香港街道与地名则是在“百万富翁”里早就走过了无数遍——在还不知道吉隆坡总车站叫什么名字的时候,我们已先认识了罗湖车站、沙田车站;还不知道人生难不难之前,我们已先探知了“命运”与“机会”的残酷与恩典。“修理自己所有房屋”是最令人害怕的,“得爱国奖券”则值得欢呼,虽然根本不知道爱国奖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至少知道爱国是好事。 这期见【当代小物件】有两人写了“百万富翁”,忍不住也想念起那年头的时间感。那年头总是感觉时间特别多、特别长,长得可以毫不担心百万富翁这样的游戏一玩就是大半天。因为嫌一盒百万富翁的纸钞不够多,还曾将新旧两盒游戏的纸钞混合到一起,厚厚一大叠,仿佛永远不会有人轻易地破产,游戏便可以更长久地玩下去。游戏规则也是灵活的,常常因人变——因为看不懂地皮背后的产业计算法(倍数到底是什么?),便慢慢生出自己的罚款方程式,大家意思意思给一点。银行也是善良的,见有人财务不济而彼此还想玩下去,便皆大欢喜地派钱。要很大以后我才真正地明白,“百万富翁”豪的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的话,有时间玩那游戏而不心虚的人才是名正言顺的富翁。 Congkak也是很吃时间的。小时候的congkak我们叫冲格,格子是地上的地砖,一格地砖约莫一呎宽,五六格便霸占了快半个客厅。是要那么大的范围的,因为冲格里的散珠子我们用的是橡胶种籽,新村边缘的胶芭捡来的,几粒就是一大把,没有什么容器兜得住。胶籽在地上一粒一粒派,幸运的人一把一把吃,拥有最多胶籽的自然也是大富翁。游戏玩厌了就互相把胶籽磨得红亮又顺滑,夹在两只掌心用内劲一压,斗看谁的胶籽更坚强。喀喇,碎了也不会心疼,反正附近多的是。再不然就用相思豆玩冲格吧,树下随便也是一大把,milo罐都装不完。 想想,永葆青春、回到过去何必要靠美图秀秀或是时光机?找个从前的桌游玩一玩吧。还能心安理得的便是大富翁。 【编辑台】心安理得地玩就是大富翁!/梁靖芬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最强的对手/叶宴欣(亚罗士打)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百变富翁/郑俊鸿(亚罗士打)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百万富翁的愿望/廖舒辉(亚罗士打)
2月前
桌游班的团友发来邀请,提笔书写“桌游的当代小物件”。提到这一主题,不能不提“百万富翁”。在我童年时期,这款游戏是我们玩得最久的,也几乎是市场上唯一的版本,那就是香港的版本。 香港版“百万富翁”独具地方特色,展现了该地区的著名地标。太子道、窝打老道,以及版图上最贵最高级的太平山,都是我在小学时首次接触游戏,哥哥姐姐告知必买的几张地皮。如果开局时没能买到这些,气势就输了一半!接下来是竞争火车站、税务局和电力公司,这些地段形成了游戏中的连环拳,牵一发动全身。完全随机的机会卡和命运卡、闷声发大财的免费停车场,以及让人捧心期待的“由此去”赚取$2000,所有这些都在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桌游的热爱种子。 自行篡改游戏规则 这盒经典的“百万富翁”陪伴我从小学玩到了中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曾经心目中的神作慢慢演变为永无止境的游戏,甚至变成了“破坏友情”的游戏。最终,这盒游戏不再受到青睐,搬家时也随手弃掉了。我以为与“百万富翁”的缘分就此结束,但当两个外甥进入小学时,我正在上大学,被他们强拉着一起玩,而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玩的桌游!依然是那盒经典的“百万富翁”。 年轻时的我,满怀左翼经济的理念,在无法推脱的陪玩中,开始自行篡改游戏规则,试图通过游戏向他们灌输我的思想。通常,我一边玩,一边让银行大放水,资助最弱势的玩家,同时打压领先的赢家。我的终极大招则是团结无产阶级共同对抗垄断者!在我的操控下,这盒纯靠运气的游戏变得别具一番风味。往往到最后,前期领先的人都被我这个“幕后黑手”打垮了。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篡改规则的游戏好玩吗?事实上,我陪外甥从小学玩到了高中,他们每次都期待我到访,一起玩变体“百万富翁”的时刻。在我反复的磨练中,他们逐渐适应了游戏节奏,并开始与我共同创造新规则,测试他们突发奇想的创意。 每一场“百万富翁”都有新奇的规则,等于每次玩都是全新的百万富翁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将我与外甥的关系紧密相连。 这种体验特别奇妙,因为我们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这款经典的桌游串联起来的。许多时候,我们会对老物件感到厌倦,但这盒经典的桌游却在我们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连接起不同年代的人。深入思考后,我发现串联我们之间的,不仅是那些花样繁多的变体规则,更是那颗对游戏充满热爱的童心。童心让世界变得简单而有趣,这正是我热爱桌游的原因所在! 【编辑台】心安理得地玩就是大富翁!/梁靖芬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最强的对手/叶宴欣(亚罗士打)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百变富翁/郑俊鸿(亚罗士打)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百万富翁的愿望/廖舒辉(亚罗士打)
2月前
我是家中的老幺,与哥哥姐姐的年龄相差甚远,就像游戏里等级1与等级10的差别。当我刚出生时,哥哥姐姐已上了小学;当我上小学,他们已上了中学。他们之间都很熟稔,我却觉得自己是他们之间熟悉的陌生人。 当我还在搭积木的小时候,他们已沉迷于掌上游戏。我眼巴巴地看着,吵着要与他们一起玩。他们嫌弃我年纪小不懂得玩。直到他们被我吵得受不住的时候,才会被逼着放下游戏来陪我玩桌游。我们那年代的桌游很简单,家家户户都会有传统的棋类游戏,如中国象棋、黑白棋和蛇棋等。不过,这些桌游我都不太喜欢,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在故意放水。中国象棋和黑白棋都考验思维,我比不过他们。他们赢我的时候,我不甘愿;输给我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想要敷衍了事,早早结束。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一款游戏是可以让我和哥哥姐姐玩在一起的,那就是“百万富翁”。 “百万富翁”是运气为主的桌游,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轻易上手的一款游戏。我喜欢掷骰子的惊喜,然后移动着小人儿在棋盘上走动,像我的分身在不同的城市中漫步。如果刚好来到无主的建筑物就可以豪爽地掏出钱买下那栋建筑物,拥有它,仿佛真的成为了百万富翁。我们还会争着建造最昂贵的房子,只要有人踩上我的地盘,就可以跟他们收取过路费。 童年时光,我曾一次次地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一起玩“百万富翁”,即使“破产”了,也依然感觉到那段时光是价值百万的珍贵回忆。后来,我会留意不同版本的“百万富翁”,并要求爸爸妈妈买给我和哥哥姐姐玩。不同的版图打开又是新的世界,我借此认识了更多的城市以及更多的地标。 长大以后,我拿着“百万富翁”与朋友一起玩。有一次跨年夜,我和朋友们约好一起跨年。那个晚上,我们一边玩“百万富翁”一起跨年。我们一边玩,一边聊天,一边幻想自己的将来。我们谈到自己的梦想,都觉得长大以后的梦想很世俗。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还天真地约定好如果有一天真的成为百万富翁,要开一架私人飞机把百万富翁地图上的每一个城市都走一遍。那一晚,我们在烟火中许下了这个愿望,我们都知道这个愿望不会轻易地实现。但如果哪一天我们再聚在一起,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会狠下心来定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拿着桌游当“金鱼佬” “百万富翁”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长大以后我特别喜欢玩桌游,并且都是小时候没有试过的。随着接触的桌游越来越多,才发现桌游的世界与阅读的世界一样是辽阔的。桌游像一个移动式的职业体验所,在不同的桌游里有着不同的设定,形塑出了各种各样的玩家。比如在《电力公司》时,我们幻想构建城市的光亮;比如《选书师》,我们费尽唇舌把一本本好书介绍给我们的顾客;比如《现代艺术》,我们认识不同类型的名画并担任拍卖师的角色。如今,偶尔我也会拿着桌游当“金鱼佬”,引诱我的侄儿侄女放下手机与我一起玩桌游。我和他们因为桌游也有了联系。 从“百万富翁”一路玩到其他的桌游,除了好玩,我更珍惜的是在玩桌游时人与人之间深刻的联系。如今,手机横亘在人与人之间已是常态,但我相信桌游拥有魅力可以让大家把手机放在一旁,给彼此一些时间。如果您在生活中也想拥有一段逃离现实的时光,不如就捉起家人和朋友的手来玩一玩桌游吧!第一盒桌游,百万富翁也可以,如果还有时间,就一起探索属于你们的下一盒桌游! 【编辑台】心安理得地玩就是大富翁!/梁靖芬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最强的对手/叶宴欣(亚罗士打)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百变富翁/郑俊鸿(亚罗士打) 【当代小物件/2月/桌游】百万富翁的愿望/廖舒辉(亚罗士打)
2月前
5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e对管理金钱有了自己的观念,该存时要存,该花时要花,我开始下一步:给他零用钱。5岁的小孩要什么钱呢?好像不太需要。 去年9月,麦当劳和Hasbro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了8款Hasbro旗下的桌游玩具。玩具是缩小版,规则有所不同,而其中一款就是“Monopoly”。简化后的Monopoly很简单:掷骰子(用纸卡折成的骰子)、按号码跳格子,落在哪个格子,就收取该格子的地皮;收集最多地皮的是赢家。 对此游戏,e不论是自己玩,或是和我玩,都玩得不亦乐乎。e喜欢玩的原因可能是他喜欢掷骰子吧,而我不抗拒是因为我无需动脑筋,轻松陪玩。 玩腻了缩小版Monopoly,想想不如玩真正的Monopoly。那就是妈妈我自投罗网的开始。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游戏时光就是和我姊玩香港版的“百万富翁”,香港的窝打老道、皇后大道等自那时就深植脑海,永难忘记。我姊很喜欢数钞票,虽然那是玩具纸钞,可她数钱时双眼格外炯炯有神,10根手指头简直是一台数钞机,而如今,她仍爱数钞票,毕竟她是一名商人。 我的用意是想让e知道什么是买卖,如何管理钱等等。在我孩童的年代,5岁学习认识金钱算早,当时的消费不过是一根冰棒、一块豆沙饼,但现在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了——e会用我的手机上购物平台,选一件他喜欢的衣服,加入购物车,然后叫我付款。我常得教育他实用与否、值不值得的道理,打消他企图网购一只狗的念头。
1年前
e对管理金钱有了自己的观念,该存时要存,该花时要花,我开始下一步:给他零用钱。5岁的小孩要什么钱呢?好像不太需要。 去年9月,麦当劳和Hasbro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了8款Hasbro旗下的桌游玩具。玩具是缩小版,规则有所不同,而其中一款就是“Monopoly”。简化后的Monopoly很简单:掷骰子(用纸卡折成的骰子)、按号码跳格子,落在哪个格子,就收取该格子的地皮;收集最多地皮的是赢家。 对此游戏,e不论是自己玩,或是和我玩,都玩得不亦乐乎。e喜欢玩的原因可能是他喜欢掷骰子吧,而我不抗拒是因为我无需动脑筋,轻松陪玩。 玩腻了缩小版Monopoly,想想不如玩真正的Monopoly。那就是妈妈我自投罗网的开始。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游戏时光就是和我姊玩香港版的“百万富翁”,香港的窝打老道、皇后大道等自那时就深植脑海,永难忘记。我姊很喜欢数钞票,虽然那是玩具纸钞,可她数钱时双眼格外炯炯有神,10根手指头简直是一台数钞机,而如今,她仍爱数钞票,毕竟她是一名商人。 我的用意是想让e知道什么是买卖,如何管理钱等等。在我孩童的年代,5岁学习认识金钱算早,当时的消费不过是一根冰棒、一块豆沙饼,但现在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了——e会用我的手机上购物平台,选一件他喜欢的衣服,加入购物车,然后叫我付款。我常得教育他实用与否、值不值得的道理,打消他企图网购一只狗的念头。 [vip_content_start] 初时玩Monopoly挺有趣,可以收取租金、购买地皮、建房子,当然e也常因买不到最贵的两块地皮而哭闹(游戏每次结束的原因)。然而最累人的是一玩就玩了整个下午、几个小时!我真有一种自讨苦吃的感觉,但看到e有所得(算骰子的步数、金钱找换的概念、消费的态度——何时该买、何时该存),我又有一点安慰了。 有时候,e对金钱的逻辑思维有点奇怪。比如说,他不情愿缴付了我租金,而我正退还余额给他的时候,他说:“我用一张(100块)换你的两张(2张10块),我赚很多!”他平衡了自己的心情,这样的阿Q精神似乎不错……?若是大人,便是“否极泰来、借财消灾”的说法来安慰自己。 钱可以赚回来 e对管理金钱有了自己的观念,该存时要存,该花时要花,我开始下一步:给他零用钱。5岁的小孩要什么钱呢?好像不太需要。由于有爸妈买单,他不太晓得什么是钱,以为一打开钱包就有钱,或者钞票是妈妈画出来的。我得让他知道,妈妈的钱包一打开,往往只有收据。 给零用钱需要设定制度。不能凭感觉(随爸妈心情)给,不能以赏罚给,不能带条件(你乖乖吃饭就给)给,也不能以酬劳(帮忙做家务是应该)给,必须固定在同一时间(每周上学的最后一天),每次两块钱,只在放学后回到家才给(因为储蓄罐在家里)。我曾经让e选:一个月10块,或是每周两块。e选择后者,因为他喜欢每周领零用钱的感觉。 一个月后,e存到了10块钱,他很高兴。正逢书局促销期,e爽快地用光了那10块钱,买了书(其实不太够,妈妈贴了不足)。他并不太需要那些书,他只是想体验花自己的储蓄,是什么滋味。 之后,他就没有再花自己的储蓄了。有时候,他想乱买东西时,我要他用自己的储蓄,他便驳道:“不要乱花我的钱!”我们母子俩就这样吵来吵去,最后不了了之,什么也没买(妈妈我的用意也)。 昨天,他很高兴地向我报告他的存款。 “我要存到100块,然后买很贵很贵的东西!”e兴奋地说。 “你想买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要买几十块的东西!” “那……你存几十块的时候就可以买了呀,何必存到100块呢?”我问。 e说:“这样我还会剩下几十块啊,不至于花光。” 话说回来,Hasbro去年终于跟上手游的风潮,推出了“Monopoly Go”。这简直是恶梦,e爱玩得不得了,可以敲损别人的屋子换钱、获取很多很多的骰子等等,靠的不只是运气,还有胆识。只要骰子的存量够,e会使用很高的倍数来玩,他说:“这样才赚得到钱。” 如果存款被盗光了,e也不在意,他说:“钱可以赚回来。” e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往后会如何生存?我不禁感到无限好奇,有点乐观,又有点害怕……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