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孩在继续
南砂
如何面对孩子生命尽头 26日讲座谈安宁陪伴
(古晋16日讯)当一个孩子身体抱恙,健康亮红灯,甚至是生命期限将近时,在经历这整个过程中,孩子本身或孩子身旁的每一个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照顾者或医护人员等,都须承担庞大的情绪压力,直击面对至关生命重要的决定和选择上的困惑。 吉隆坡中央医院儿童安宁疗护专科医生李知展(笔名李颉)将于4月26日(星期六)下午2时,在古晋博爱协会位于石角德莎威拉的安宁缓和医疗护中心 (三楼礼堂)主讲“安宁孩子的陪伴”。 这也是李知展这次在砂拉越唯一的一场讲座。届时,他将以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出席者透过故事的内容,一起学习如何正面的看待一切困境,了解如何跟孩子沟通,探索孩子的世界,构思如何为孩子和家人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安宁。 除了故事分享,李知展也将通过纽扣游戏和分组讨论等与出席者互动。现场也可购买到李知展的书籍《孩在继续》,读者也可以抓紧机会跟作者聊聊,互相分享。 同时,出席者也可借此机会参观由古晋博爱协会创办的安宁缓和医疗中心,了解该中心将提供的服务。古晋博爱协会的热线是013-8038999。 有兴趣参与者可透过链结(https://forms.gle/99CFTG8Qkoa9Gb2Y6)报名。
3天前
南砂
星云
【胡作非文】最有意义的回报/胡骁萍
我们生活在当今现实的资本社会里,很多事情都免不了权衡利弊,但若慕然回首,便会发现生命中很多宝贵和有价值的时刻,往往是意义远胜于回报的。正是这些意义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赋予我们情感的深度与无可替代的回忆,与平凡的物质、平不平等的可量化回报无关。否则,当初我不会投身新闻行业,也难以在电视新闻播报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最近,有幸主持由大将出版社所主办的《孩在继续》儿童安宁疗护医生手记新书分享会。作者是李颉医生——大马首位儿童安宁疗护专科医生。李医生作为开拓者,在资源有限的环境里,万事起头难可想而知,然而经过数年的默默耕耘,他在全国各地组织了无数的儿童安宁疗护医疗团队,也逐步培育壮大义工队伍,大家各施其职,照护、支援和陪伴重症病童与家属面对生命的挑战,让他们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协助短暂而来不及绽放的生命在爱与关怀中安然离去。 让生命的价值升华 在分享会的访谈中,也是大马儿童安宁疗护协会创办人兼会长的李医生分享了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但他对过程的艰辛与多年来的付出只字未提,虽然句句不言爱,但每一句都浸透着对病童最深情的告白。李医生所做的一切,源于对生命的深切理解和对苦难的共情,他的信念深深触动了我,正是这份无私的奉献精神,真实地诠释“意义超越了回报”;正是源于心底的爱与善意铸造了无数动人的瞬间,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 如此宝贵的生命智慧,若能广泛传播,必将惠及更多人,然而“安宁疗护”这四个字在普罗大众的既定印象里总和死亡画上等号,令人避而远之,遑论主动探索生死的意义。或许因为这样,分享会的出席人数未如预期,但出版社的伙伴仍积极投入,精心打造舒适且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希望将这份深邃的智慧带给更多需要的人。 出席者们难得敞开心扉,面对众人倾诉自己经历的哀伤与内心的创痛。我深信在这次的活动中,他们找到了曾经迷茫无助时无法触及的答案。那些曾经飘摇的思绪与不安的情感,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慰藉,找到暖心的避风港。这份心灵的告慰和收获将为他们注入支持的力量,成为继续前行的指引。最令我感动的是活动结束后,大家依依惜别的场景。参与者与志工们在不沉重且温馨的氛围中交换彼此的生命故事,也回应着彼此相近的心灵。 早已和书本销量无关 离开会场时,我与大将出版社社长林春莲并肩而行,言语间我们相视而笑,异口同声地感叹:“这场活动真是非常有意义!”她眼中闪烁着明灿的火光,瞬间我们都意识到,心中始终烫贴着那份热切的初衷,诚挚而温暖,而这一切早已和现场的书本销量毫无关系! 此时我不禁思考,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断权衡利弊,以数字和数量来定义成功与成就,那么这些愿意投入心血,舍身做充满意义的事情的人们,就更显得弥足珍贵。由衷感激那些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无私奉献的人,正是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与坚持,让这个世界更具温情与希望。 坐在车里,我眺望着夜空,梳理一天下来的复杂情绪。尽管夜空中看不见星星,但感觉眼前星光灿烂,甚是浪漫又温暖。被唤醒的初衷与热血的新梦似乎又开始悄然酝酿,涌动着无限的可能。
6月前
星云
读家
邱然 / 安宁疗护的路,我们一起走
抗癌少女法芝拉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时,告诉李医生自己想要漂漂亮亮地和家人一起拍摄告别视频。提及死后的世界,法芝拉是害怕的…… 马来西亚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主席、儿童安宁医护专科李颉医生,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所儿童安宁疗护中心。他以细腻的文字,写成了《孩在继续》这本书。李医生从医护者的专业角度讲述了一个事实——马来西亚每年有8万名需要安宁疗护的儿童和少年,但团队每年只能照顾200个病人。李医生每每哽咽:“其他的孩子都在哪里呢?”他秉持陪伴病人好好地活到最后的理念,帮助病人和家属维持生活的质量,选择更好的环境来面对临终照护。 孩子篇:死亡的温度 李医生在书中向读者展现了超越生死的力量,有来自家庭的关爱,有来自信仰的救赎,也有来自自我的强大内心。他也会让大家思考:“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3天,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书中,抗癌少女法芝拉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时,告诉李医生自己想要漂漂亮亮地和家人一起拍摄告别视频。提及死后的世界,法芝拉是害怕的:“因为我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但真主告诉我,我们必须接受祂的一切安排。”信仰在面对未知时给内心带来平静,法芝拉虽然害怕死去,但她仍心怀爱意,让人生的路好走了许多。 患白血病的少年明光,曾经十分希望离异的父母能一起来到赛场看他打篮球赛,但这个愿望因病痛而永远搁置了。最后通过李医生团队的协助,明光的父母达成了共识,陪伴他完成了最后的家庭旅行,最后他也在家人的爱中安详地离开了。遗憾到圆满的距离很近也很远,安宁疗护团队就是那个缩近距离的助力。 父母与家人篇:共渡难关 孩子承受病痛时最无助的是父母。书中一位母亲为了尽快把全身抽搐的孩子送往医院,自己却忘记了服药而昏倒在床边。李医生有着众生平等的医者仁心,他认为,对照护者的关爱至关重要。喘息服务能帮助他们在奔波劳累的照护生活中得到休息与放松,这也是安宁疗护的全面之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儿童安宁疗护从缺乏资源的境况到今天的普及和发展,能帮助到的孩子也更加接近那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前路漫漫,大医精诚,李医生希望这本书能推动安宁疗护的继续前进。正如他所说的——那8万个孩子,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会找到他们。这本书也让更多的人因为这些故事,珍惜着生命中的瞬间。 相关文章: 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周星利(马来西亚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中文组主编、马新媒体人) 感恩 我们都不完美/李颉(儿童安宁医护专科医生) 邱然/上海1.0——写于上海 邱然/灵隐寺
9月前
读家
更多孩在继续
下一个
结束导览